風雅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來頭都不一樣。
主考官、本省提學副使李士實大人一直在外督學,他只怕要到八月初時候才會回杭州城,那幾乎是臨考前的最後時刻了。沒辦法,他的權力最大,最需要避嫌。
副主考官是朝廷從京城另派的,杭州這邊並不知道人選是誰,同樣不會提前太久到達杭州。估計在此時,人選已經出來了,但具體到達的時間還是不清楚。
十個同考官則是從本省教官中選出,人選由巡撫、布政使、按察使聯合推選,時間也很晚。卡著臨考前最後一個月才出來,然後迅速通知各位中選者前往省城。
考試的氣氛。很大程度上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的渲染出來的,現在就到了推選十位同考官的時候。
這日方應物讀書時。又見項成賢匆匆來訪,“方賢弟!我要回一次淳安縣了!你也一同回去麼?”
方應物很吃驚,為了考試才從淳安縣提前三個月趕到省城,瞭解各種行情動態。現在離考試時間只有一個月了,項老兄又要回去,這是鬧哪樣?
項成賢解釋道:“這幾天要選同考官了,我想回縣裡等訊息!”
方應物還是沒明白,選同考官與回縣裡有什麼邏輯關係麼?
項成賢便再次解釋道:“縣學孟教諭不是沒可能入選為同考官,若他真的入選了。我們在淳安縣也好與他打交道。等他到了省城,就直接被鎖進貢院了,哪還有機會見面。”
方應物稍稍明白了,原來打得這個主意。這年頭有一種比較安全的中高階作弊手法,就是與負責閱卷的同考官約定好記號,比如連續幾個段落結尾用什麼字眼之類的。
但他還是對項成賢的行為不苟同,“但是你就知道孟教諭會入選?可能性也不知道多大,就想瞎貓碰死耗子麼?”
項成賢自有一番算計,“教官裡面。訓導可能性不大,只有縣學、州學、府學的正官教諭、學正、教授才有希望。如今全省共有十一府、一州、七十五縣,合計是八十七名學校正官。
從八十七人中,選出十個人而已。說起來孟教諭也有一成多的機會。我們為什麼不去試試看?反正淳安距離省城也就幾日水路,來去也就半個月功夫,不會耽誤掉考試時間。”
方應物搖搖頭。反駁道:“你算的不對,機會不是一成。是百分之一!就算孟教諭中了那一成可能的幸運的入選,但一共有十個同考官閱卷。你的試卷落到孟教諭手裡的機率還是一成。
兩個一成疊加起來,你這次會淳安縣收到效果的可能性便只有百分之一。難道你為了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耗費時間和錢財來回奔波數百里麼?”
項成賢鄭重的說:“方賢弟你瞧不起這百分之一?今年參考士子據說已經高達四千餘人,但錄取舉人名額還是隻有九十五人,中舉的機率只怕也就百分之二多。
能再增加百分之一機會,就相當於比原來增加了五成的希望,也是很不錯的了,還有什麼不知足?”
項成賢口氣雖然平平常常,但方應物還是深深的感受到了鄉試的殘酷性,還有對人性的折磨。
第一是競爭激烈、淘汰率超高;第二,參考士子簡直是八仙過海,在學識、人脈、金錢等方面全方位進行比拼。
就拿項成賢這舉動來說,如果是寒門士子,能為了百分之一可能性承擔來回數百里的路費麼?
這次一定要將舞弊進行到底!方應物暗暗下了決心,要不然,以後每三年就要大折騰一次,太麻煩了。折騰上幾次,人的一輩子差不多也快就過去了,那就真成了不中舉的范進。
“你不打算回去?”項公子最後問道。
方應物答道:“我與縣學教諭不睦,回去也白搭。”
其實方應物早已在這方面開始佈局了,或者說主考官李大人委託了他方應物佈局。但有的事情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即便是最好的朋友也不能說。
方大秀才在下面要過的關口,不是別的,正是他的便宜外祖父王巡撫。暗箱操作指定同考官這種做法,絕對不是王老大人的風格。
閒話不提,卻說眼看選同考官的時候到了,巡撫王恕發了帖子,將左布政使劉璋、按察使朱紳請到巡撫行轅來,共同會商鄉試同考官人選。
三人當中,王巡撫和劉藩臺都是去年大案後才上任的,至今不過一年,又是身居高位,對本省教官實在沒有多少印象。這時候,朱臬臺拿出了一份名單,遞給另外二人。
劉藩臺看的快,一眼掃過去就看到了五個名字,心裡很是驚訝,暗暗嘀咕這朱紳難道吃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