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風雅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騰而過,真是躺著也中箭!這次萬安與方應物互相撕咬,他充其量不過是個看熱鬧的,連太平拳都不曾打,不料突然就被方應物打了一悶棍!

當時徐學士還覺得,如果真是方應物找李孜省為自己說話,那堪稱病急亂投醫,很容易就被李孜省的名聲連累了。

現在他才明白了,這不是病急亂投醫,這是故意來噁心自己的。李孜省有“作為”,襯托出來的就是自己不作為!

敢情劉棉花大吵大鬧做戲,其實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自己就充當了沛公角色!可笑當時自己還認為,只要不接招就可以避開陷阱,誰知道後面才是最大的陷阱!

圍觀眾人竊竊私語,有人對前輩問道:“徐學士也是朝中老人了,怎麼如此隨便的就上了當?這個圈套看起來如此簡單,怎麼會看不透?”

被問到的老前輩喟然道:“這並不是由徐學士的性格或者智慧決定的,而是由他的位置決定的,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

徐學士他們這些人號稱內閣接班黨,當然要求的是穩,穩穩當當等待接班,不願意冒任何險。所以無論換做誰,只要處在徐學士的位置上,當時肯定都要採取最保守的辦法。

也就是說,他們只要還有幾分政治理性,就不可能為了方應物冒險公然同時與天子、萬貴妃、首輔叫板,方應物瞄準並偷襲的,就是這個心理死結。至於方應物為什麼突然襲擊,需要理由麼?”(未完待續……)

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成熟?

是的,方應物偷襲徐溥確實不需要理由,或者說不需要能公開說出的理由。就像前陣子“有人”偷偷抹黑方應物一樣不需要理由,誰都懂得的事情從來不需要放在臺面上說。

翰苑清流最大的依仗就是名望,在翰苑做官叫做養望,沒了名望不只是名聲問題,更是信心問題。讓別人失去了信心,別人憑什麼支援你上位?

所以上次方應物才會被謠言抹黑,這次方應物才會以牙還牙。說得**裸一些,今日多一分名望,將來就多一分權勢;今日少一分名望,將來就弱勢一分。

其實嚴格說起來,朝會方應物透過老泰山強行點名徐學士,確實有點道德綁架的嫌疑。有些時候官場挺忌諱這些,不然人人都這樣的話就亂套了,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道德綁架是被禁止的。

雖然政治裡面沒人喜歡被別人道德綁架,但又不得不需要道德綁架,不然所謂的“大義”名分從何而來?憑什麼說自己是正人,別人是奸邪?只能說戲法人人會變,各自巧妙不同,政治鬥爭很大程度上就是看誰善於道德綁架,這叫“高屋建瓴”。

道德綁架做得好了當然佔據“大義”,比如方家。那可是真金白銀的屢屢付出,屢屢與惡勢力抗爭,誰敢說他不代表正義?幾年時間便隱隱與徐溥等人抗衡,就相當於頂了別人十幾年的積累。

做得不好了就只能是“當婊子豎牌坊”,比如劉棉花。雖然他竭力想拉攏清流,不惜被人說施恩圖報也要與方家攀親。但他實際付出過什麼代價?就唯一一次鼓動百官伏闕進諫,最後還是漸漸軟了。

連做都不做的。就是萬安萬首輔了破罐子碎摔,想要豎牌坊也有心無力。或許當初天子起了另立東宮心思時。是萬安最後的機會,但還是化為泡影。

而此刻萬首輔故作高冷的旁觀,眼看著輿論突然指向徐學士,周圍散朝眾人都在議論徐學士這次是不是太懦弱怕事,是不是清名有損

他忽然化解了一個疑問——難怪上次李裕李天官會對自己說,此事與自己無關。敢情方應物這次矛頭是指向徐溥團伙的,利用李孜省作對比來打擊徐溥的名望。難怪站在自己角度看不透,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不過萬首輔又想道,方應物這樣做是找死嗎?他已經被自己困住。還故意招惹另外的強敵,到底怎麼想的?難道自己與徐溥兩面夾擊,方應物也無所謂嗎?

那邊彭華問完劉棉花,便回到萬安身邊,“原來方應物衝著徐學士去的,前輩大可穩坐釣魚臺。”

穩坐釣魚臺?這位年屆七十的老首輔聽到這句話,忽然感到沒來由的落寞,穩坐釣魚臺不就是靠邊站麼?

明明他萬安親自與方應物鬥法,怎麼就歪樓了?此時此刻別人都在議論徐溥與方家的是是非非。怎麼就沒人想起他萬首輔才是站在方應物對面的主角?徐溥和方應物比他熱門,這就是不經意間體現出來的人心指向啊

萬安有些恍惚的穿過左順門,步入內閣大學士所在的文淵閣,坐在中堂喝了幾口熱茶。抬眼看到次輔劉吉也走了進來,大概是剛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空間之婦唱夫隨

空間之婦唱夫隨

清水菊石
關於空間之婦唱夫隨:從小缺愛的白富美慕扶疏帶著空間穿越了,她以為自己穿的是種田文,立志好好種田,過上前世一樣的優質生活。可是表面冷清內心柔軟的她偏偏遇上表面軟弱內心強大的腹黑正太,在她一路護著他誓要讓他健康快樂成長時,渾然不覺她種田文的道路已經越走越偏……
遊戲 連載 103萬字
女皇的養成計劃

女皇的養成計劃

溫暖寒冬
遊戲 完結 61萬字
玩轉現實遊戲

玩轉現實遊戲

天淨沙
遊戲 完結 9萬字
穿越之我是婆婆

穿越之我是婆婆

一意孤行
遊戲 完結 40萬字
我的愛情不打折

我的愛情不打折

愛之冰點
遊戲 完結 23萬字
豆豆

豆豆"四大"歷險記

水王
遊戲 完結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