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此盛情便不在此領受了,且先記下姓名一一致書答謝。”
眾人一起謙遜一番。什麼禮節不禮節的,內閣大學士的身份自然是說怎樣就怎樣的。
方應物也沒說什麼。只是心裡吐槽老泰山居然玩起了深沉低調,難道不該在此高調會見眾人。宣佈自己王者歸來麼?
在管家的示意下,方應物自然沒有作鳥獸散,慢慢的跟在劉家車隊後面,又不知不覺的混了進去。
別人或許看不出端倪,但方應物總覺得奇奇怪怪的,不知道老泰山要玩什麼花樣。正琢磨時,冷不丁腦袋又被砸了一下,然後便見一個桃核滴溜溜的在地上滾動。
方應物憤怒的抬起頭,卻見一張清新流麗、巧笑嫣然的美人臉兒從前面馬車視窗一閃而沒。
但方應物知道。她一定還在縫隙裡面偷看,舉起兩根手指頭對著馬車晃了晃,然後隱隱約約聽到馬車裡傳來一陣子歡快的調笑之聲。方應物不由的感慨,都過了這麼多年,劉家小娘子還是這麼頑皮。
進了城後,車隊直奔劉府,早有人提前打掃乾淨,劉家主人們到了就可以入住。女眷下了車直接去內院安居,方應物則被請到書房去。
沒過多久。劉棉花施施然的進來了,方應物連忙上前行禮,然後打量了幾眼,與從前沒什麼變化。不過若仔細看。老泰山那清瘦的臉龐似乎顯得圓潤了點,這不由得很讓方應物很是懷疑,他到底有沒有嚴格按照禮制守孝?
想是這麼想。但口中還是問候說:“多時不見,老泰山清減了!”
劉吉擺擺手。隨口問了幾句方應物近況,翁婿兩人便寒暄起來。如此過了一刻鐘。方應物先忍不住了,開口道:“小婿任期將滿,已在都察院考滿,即將到吏部銓敘。一時間大有前途莫測之感,老泰山可指點迷津否?”
方應物這話跟外人說算是很直白,但對熟到什麼話都敢議論的劉棉花說,算是較為隱晦了。
劉吉撫須道:“朝廷自有賞功罰過、獎賢懲惡的法度,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你有什麼迷津?”
方應物愕然,你老人家裝什麼糊塗?便又道:“小婿與老泰山,皆非吏部天官並非同道中人,其間或可有意想不到變故。”
“只要你坐得直、行得正,在任時上報社稷、下撫黎庶,退省時問心無愧,何愁沒有前程?要相信朝廷的公正!”
今天這老泰山怎麼不說正經話?方應物又道:“人世間未免總有不公之事,選官亦是。”
劉棉花正色道:“那就是你還做得不夠好,多多自省!如果為官盡善盡美、無可挑剔、能為百官楷模,又有誰能阻擋的了你的前程?”
方應物瞠目結舌,這話如果從自己父親嘴裡說出來,那一點也不奇怪,但面前這個張口公正閉口自省的人是老泰山劉棉花,不是自家父親方清之!
方應物腦子裡迅速回顧了一遍史書,突然有所醒悟。史書上記載,劉棉花當政後期,確實出現過搖身一變假裝痛改前非的奇怪現象。
從這次情況來看,老泰山遠離廟堂三年,別人對他的印象大概會變得略微生疏,難道老泰山想利用這個時機,重塑自己的形象?
但是以自己對劉棉花的瞭解,以及史書記載,他方應物可以斷言,這老泰山穿上龍袍也不像太子!別人一樣看得透。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老泰山本性就是那樣,裝又能裝到什麼地步?以老泰山對人性和世事的洞徹,怎麼會犯這種糊塗?不過方應物本著“劉棉花不會犯錯”的思路去想,頓時又豁然開朗了。。。。。。
這是一個比爛的時代,內閣裡面都是爛人,自己這老泰山只要成為看起來不那麼爛的一個,便足以贏得一部分非極端清流的支援。
即便將來出現大變局,內閣也不可能一口氣全部換人,總要有過渡時間和過渡的人,那還是離不了劉棉花。比起毫無節操廉恥的萬安和黨同伐異過於激烈的劉珝,劉棉花確實顯得不那麼爛一點。
劉吉突然微微一笑,擺擺手道:“你且安心,以你如今的名聲士氣,吏部尹旻沒那麼容易能下決心公然打壓你,肯定不至於做得太難看的,老夫不明白你擔心什麼。”
方應物反問道:“如果偏偏就難看了,那又如何是好?”
劉吉也反問道:“你才二十二歲,忍上幾年又如何?你等不起麼?就像你當初不拿狀元又如何?依老夫看,你並不是擔心遭遇太差,而是貪心太盛,總想著得到最好的待遇罷?
你是不是想借著這次任滿升遷機會轉回翰林,亦或是科道?三年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