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頁)
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是這些都不是結束,只是到此為止的話,至少還有補救的機會,不過何進的敗亡和清流的短見猶豫最終把百年未見的混世魔王董卓拉上前臺,一屁股坐爛了搖搖欲墜的大漢天運,推開了三國亂世這道大鐵門。 。 想看書來
04—08:大忽悠的成名作(1)
誠然,董卓是一個很有野心,慾望橫流的魔王,能夠在後來的京師裡混跡到這種程度不是偶然,但是,必須要承認的是,袁紹和何進的有點想當然的計謀,也給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攪屎棍的機會,這也是導致了最後他蛻變成為一個讓很多人頭疼的混世魔王的不可忽略的要素。不過,不管怎麼樣,董卓自己也是做了很多的努力的,他並非一個小說裡面描寫的腦滿腸肥的白痴,這一點在前面的少年阿飛系列中已經有過展示的平臺,下面,就來看看董卓在這次京師內亂事件中的表現吧。
首先,這是一個他一直在蓄意等待的機會,袁紹和何進是因為從太后那裡確定用白道上的規矩搞定宦官的機會已經徹底的喪失了,所以才“不得已”的私下調遣了董卓這樣的地方大員。
得到了詔令以後,董卓是怎樣表現的呢?“得詔,即時就道”,也就是說他馬上就出發了。
這說明什麼?說明遠在邊塞的他一直在密切的注意著中央的局勢變動,軍隊調動什麼的早就已經到位了,而且第一時間就意識到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所以才會有如此的反應。
董卓聰明的地方就是在於他知道,這麼“愚蠢”的詔令,一定是袁紹和何進揹著朝廷下的,他們是大爺,官居一品的大爺,怎麼說都行,這種事如果成了的話,那麼他們就是英雄,我董卓呢?就是一個小弟,跟在他們屁股後面喝幾口湯而已,失敗了呢?那麼我董卓就要倒大黴了,你憑什麼私自帶領重兵逼近京師?秋後算賬指定是不假的了,所以,即使是私下裡得到了中央軍委領導的許可(或者說是默許),但是董卓還是決定把這件事捅出來,大白於天下:上書朝廷表明自己的態度,進而把自己放在一個“高貴”的立場——“今臣輒鳴鐘鼓如洛陽,請收讓等,以清奸歲”。
這樣說話,第一是表明自己和何進、袁紹等人的立場一樣,對於禍國殃民的宦官集團是恨之入骨;
第二是表明自己的忠君愛國之心,此次進京不是有什麼禍心,而是秉承上級的精神指示,實在是一種大無畏的胸襟啊。
無論是事發的種種反應還是這一紙上書,捅破了窗戶紙,我們都可以看出,董卓哪裡是什麼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莽夫形象啊?狡詐的奸雄本色已經是躍然紙上了。
不過事情也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順利,你可以說董卓離京太遠,一旦又發什麼急變趕也趕不上,也可以說是何進命短,還沒有挺到“股肱之臣”的到來就掛掉了,總之,他董卓是沒有來得及看到何進這位“入京”介紹人的最後一眼,而且有點望洋興嘆的意思:都已經看到了沖天的火光和震天的喊殺聲了。畢竟是馬上就要進來了。
是不是此時的京師大局已定了呢?
中國的命運,董卓的個人命運,又到了一個轉折點。
04—09:大忽悠的成名作(2)
按理來說,何進一死,董卓的歷史使命就已經完成了,或者說已經被舉著火把衝進皇宮的袁術等人頂替了,但是,董卓怎麼甘心千里迢迢的給別人捧場?他是那種給別人當墊腳石的人嗎?
所以,當董卓“遠見火起”的時候,立刻傳令下去,“引兵急進”,結果,“未明到城西”,這就算是很神速了,而到達目的地以後,老董立刻派人打探訊息,當聽說少帝在北芒時候,便馬不停蹄的率領大隊人馬前去接駕。
就在董卓趕到現場,面見了當今的小皇帝,看到因為恐怖而痛哭流涕的懦弱君主和沉著冷靜應對自如的陳留王以後,一個大膽的策劃在他心中形成了,這就是廢掉少帝,擁立陳留王繼位。
之所以說大膽,是因為古往今來雖然有許多人想幹這種事,但是因為是極為危險的一個事情,因為要背上一個亂臣賊子的罵名,所以,即使是大賢如伊尹、霍光也要三思而後行,以免惹來非議——插一句,這兩位大賢人,前者在曝光的《竹書紀年》中顯示並沒有善終,而處事小心謹慎的霍光,不僅當時承受了極大的心理負擔和社會輿論壓力,更在子孫亂政被滅族之後受到了譏諷,似乎這是一個報應。
不過,相比之下,董卓要幹就沒有那麼多的羈絆了,因為他不怕捱罵,因為他這麼做不是為了什麼青史留名,那是自己死了以後的事情,重要的是今生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