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 (第2/4頁)
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載:“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可見,陳壽對諸葛亮的聰明才智是佩服不已,不過爭論隨之而來,因為陳壽並沒有詳細記載木牛流馬的製作流程,以至於被羅貫中大肆渲染之後,成了神物一般,更加讓人不知所以,於是,從古至今,都有很多人嘗試著去理解自己心目中的木牛流馬,有的人認為是獨輪小車而已,有的人認為是子虛烏有,還有的人認為是羅貫中的描述並非是編造出來的,而是確有其物,甚至還有一些動手能力超強的人去研發一下。
一切的研發所建立的基礎和前提並不是有陳壽這一句話所引起的,還要感謝裴松之同志,在注中引用了現在已經失傳的《諸葛亮集》中有關木牛流馬的一段記載,對木牛的形象作了描繪,對流馬的部分尺寸作了記載:
造木牛之法雲——“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獨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秋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載十人所食一月之糧,人不大勞,牛不飲食。”
造流馬之法雲——“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徑中二寸。前腳孔分墨二寸,去前軸孔四寸五分,廣一寸。前槓孔去前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長二寸,廣一寸。後軸孔去前槓分墨一尺五分,大小與前同。後腳孔分墨去後軸孔三寸五分,大小與前同。後槓孔去後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後載克去後槓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槓長一尺八寸,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後槓與等。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長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廣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鬥。從上槓孔去肋下七寸:前後同。上槓孔去下槓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長一寸五分,廣七分:八孔同。前後四腳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長四寸,徑面四寸三分。孔徑中三腳槓,長二尺一寸,廣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槓耳。”
我是學歷史的,同時,理科成績奇濫無比,不要說讓我拿著這個製作流程去製作了,就算是一道普普通通的應試題都會讓我汗顏不已,而且,乃還是在“巔峰時刻”,扔了差不多十年了的今天更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就不在這裡自取其辱的談這件事了。
我只能說以下幾點:
1——如果諸葛亮沒有剽竊他人的勞動果實(有人說是他老婆黃月英研發設計的,諸葛亮只是提供了科研基金,並且具有署名權而已),那麼他偉大的無以倫比,因為中國古代一直不注重民生科技的研究,像馬鈞,那麼偉大的發明家,居然都沒有被陳壽提起過,更不要說立傳了,而作為傳統學者和把精力集中在政治和軍務上的諸葛亮可以搞出這麼一個東西來真是不簡單,他弄出連弩到時不太奇怪,畢竟,為了剋制魏國超強的騎兵部隊,蜀漢帝國必須有自己拿得出手的東西,弓弩兵是最克騎兵的兵種了,而且,在戰國時代,弓弩技術就一直得到政府的重視,始終在進步中,那麼,諸葛亮在前人基礎上稍加改造也是不奇怪的,而木牛流馬,雖然據說春秋時代就被魯班弄了個近親“木車馬”來,但是,技術早已失傳,諸葛亮的發明完全可以說是憑空捏造了;
2——嚴格來講,諸葛亮的頂級科技成果應該是3項,分別是連弩、木牛、流馬。
因為從“建興9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以及“12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這兩句話可以看出,木牛技術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運糧困難的問題,所以,沒有多久便糧盡退軍了,第6次北伐,也就是諸葛亮的最後一次,足足隔了3年之久,運糧的器械已經不是木牛,而是流馬了,可見,木牛流馬並不是一種事物,或者說,流馬乃是木牛的升級版(難道說這3年的時間裡,諸葛丞相把精力放在對這項運輸技術的改進上?呵呵)
3——對於木牛流馬的積極作用也不可過於誇大,因為在第5次北伐中,蜀軍還是倒在了老大難問題上,至於改進之後的流馬,也沒有在第6次北伐中起到糧草運輸的決定性問題,因為諸葛亮改變了作戰方針,開始實施屯田生產糧食,以抗衡司馬懿的龜縮戰術,可惜,大限已至。
還是回到第5次北伐上來吧,不在自己弄不明白的技術問題上糾纏了(陳壽這樣學歷史的也是搞不好機械,所以,人家也沒有提相關問題),希望有人可以研製出來最接近歷史真相的那個木牛流馬或者直接證明這是一個科學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