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 (第3/4頁)
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一個很好的預警,司馬懿的存在,讓魏延冒險成功的機率在1%以下。
我們當然可以說孟達比魏延差出很多檔次來,但是,孟達在新城經營了很久,雖然是由於自己手下的叛變導致的敗亡,可是,苦心經營的障礙設施不過是堅挺了16天而已,而魏延在一個不屬於自己的地方可以構築起這樣一條防線嗎?可以保證城內不會有人甘於被這10000入侵者驅使,或者出於立功的目的而偷開城門呢?任何一個突發情節都會導致魏延陷入死地,而且不要忘記,新城的戰略意義相比於長安差了很多,到時候前來圍剿的敵軍肯定不會只有司馬懿自己這一路。
所以,魏延不管說多少次諸葛亮都不回接納的,拿下雍州和涼州作為進攻的根據地才是上策。
於是,儘管孟達的死很不吉利,但是,次年春天,諸葛亮還是按照原定計劃從漢中出發了:
——自己率領主力大約70000到80000人左右進攻祁山,而趙雲和鄧芝則是率領一支偏師(10000人左右)守住陝西寶雞東南四十里的箕谷。
未來的6年時間裡,諸葛亮把自己最後的歲月留在了這裡,為那充滿了艱難險阻的宏偉目標而奮鬥。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39—16:失策,街亭敗北(1)
《三國演義》中所說的諸葛亮的北伐,經常使用到的一個詞彙是“六出祁山”,但是,這裡面虛構的成分太多,所謂的6次對曹魏戰爭“只有”5次是諸葛亮主動出擊,另1次是被動防禦,至於兵出祁山,其實更是隻有2次,而打得比較不錯的也只有這第1次了。
有一點要說明的是,別看諸葛亮制定的北伐路線有點劍走偏鋒,但是,諸葛亮將祁山設定為攻擊主目標其實也不是撿軟柿子捏,當時,曹魏佈置在吳蜀邊境的三大軍事重鎮分別為合肥、襄樊以及這個祁山。
所以,對於諸葛亮的行動,曹魏中央很是重視,一方面把碩果僅存的“五虎將”張郃放在這裡把守祁山,同時,大將軍曹真來到前線,而曹睿自己也坐鎮長安,以防不測。
從雙方的部署來看,司馬懿沒有出動算是一件幸事——之前把驃騎將軍放在宛城主要目標不是孟達,而是東吳,當年曹丕病逝之後,孫權趁機進攻,結果諸葛瑾被司馬懿擊敗,丟了1000多兄弟的性命。
但是張郃和曹真也不是白給的啊,所以,謹慎的諸葛亮還是動了點腦筋,他先是大肆宣揚自己的攻擊路線乃是趙雲和鄧芝所部的斜谷道→郿,吸引曹軍主力(曹真所部)的注意力之後,諸葛亮以主力部隊直取祁山——這一點倒和倒黴的《見龍卸甲》有點類似,都是讓趙雲當了炮灰,只不過對鄧艾身份的設定以及結局還有對曹真做了變性手術、關興和張苞這兩位從來沒有打過仗的傢伙成了大草包這些地方的改動讓人感覺無比的鬱悶和噁心。
從現實來看,諸葛亮此舉倒是推演的不錯,至少,曹真的主力部隊真的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趙雲所部,結果,一陣激戰之後,趙雲和鄧芝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險些被圍殲,在箕谷損失了一部分兵力之後,放棄了攻擊架勢,改為“斂眾固守”,從而成功的讓曹真的部隊無法立即回撤到真正的主戰場祁山上面。
——趙雲這一面是盡力了,剩下的就看諸葛亮的正面攻擊能否奏效了。
由於張郃的固守,所以,一開始諸葛亮的攻擊並不是特別的順暢,但是,祁山後面的南安郡、天水郡與安定郡,這三郡的一部分官吏忽悠著老百姓(老百姓是誰有勢力了就在門前換上哪家的旗號)都“一致響應”了諸葛亮的北伐軍,宣佈反魏歸漢,聽從蜀漢軍的領導。
這就把北伐軍推向了有利的一面。
但是,前提必須是在歸順的三郡被剿殺之前速速的趕至增援,所以,前鋒部隊的攻擊力度和取得怎樣的成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當時,蜀漢雖然有點人才匱乏,但是,除了當做疑兵的趙雲以及鎮守地方的將軍之外,還有一些可以拿得出手的將領的,比如吳壹,比如魏延。
但是,諸葛亮出於各個方面因素的考慮(私人關係、潛質等等),力排眾議,選拔了那個從來沒有在戰場上歷練過(更何況是領軍作戰,而且,率領的還是先鋒部隊了)的馬謖來當這個先鋒官。
在此次北伐之前馬謖的主要工作經歷是什麼?以荊州從事隨先主入蜀,除綿竹成都令、越雋太守,最大的愛好和才華是“好論軍計”,因此諸葛亮很喜歡他,帶在身邊做了參軍,因為他是馬良的弟弟,愛屋及烏,就把這個39的年輕人當成了自己的兒子來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