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 (第3/4頁)
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士的話也可以有點作為,或者不至於被擊潰,或者像後來的張嶷那樣以5000無當飛軍血拼徐質率領的數萬大軍,自己雖然是全軍覆沒,但是,也可以讓張郃吃些苦口,不沒了軍人的榮耀。
馬謖根本就做不到這些,他有著出色的頭腦和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卻缺少軍人鐵血和剛勁的一面,而又偏偏要立一個偉業奇功好揚名立萬,拿著自己並不具備的軍人氣質作為獲勝的唯一法寶去死磕數一數二的猛將張郃,最後,只好成了軍事教科書中的反面典型。
這一敗也讓諸葛亮的主力部隊無法前進一步,張郃可不會犯這樣的錯誤,那麼叛降三郡也無法成為一個根據地,隨後不久就被曹魏大軍平定,此次北伐只好以失敗告終——失敗的源頭就是馬謖那突發奇想。
《失空斬》的第一折《失街亭》就此告一段落,那麼第二折《空城計》的實際景象又是如何呢?
39—19:失策,街亭敗北(4)
《空城計》,可以說是京劇,甚至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重要曲目,央視版的電視劇由於武戲實在是拿不出檯面,而文戲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這一段了,司馬懿和諸葛亮兩大智者之間的纏鬥,尤其是後者的撫琴退敵,堪稱是巔峰之作。
只可惜,這一切都是虛構的。
首先,司馬懿很忙,擺平孟達,撫平邊境之後,明帝問他蜀漢和東吳,應該先從何處著手?
司馬懿回答說:“吳以中國不習水戰,故敢散居東關,凡攻敵,必扼其喉而摏其心,夏口、東關,賊之心喉,若為陸軍以向皖城,引權東下,為水戰軍向夏口,乘其虛而擊之,此神兵從天而墜,破之必矣”。
因此,明帝同意他的看法,命他仍舊駐紮宛城。
諸葛亮也沒有被逼到這個絕境上,當他得知馬謖不聽自己排程,全軍覆沒,街亭已經被張郃控制後,就知道此次北伐必然會失敗,再打下去,糧食夠不夠是一回事,無謂的損耗則是必然的了,所以,還是主動撤退,總結教訓以後再說吧,於是,他就帶著主力部隊以及西縣的百姓向漢中撤退:蜀漢人口匱乏,弄點人回去種地交稅也算是有點收穫啊——這個時侯倒真的是空城了,但是,真的空,連主角都走了,就剩下一個被搬空的影視基地而已。
《空城計》倒也不是羅貫中編出了的,這個大綱是出自於一個叫做郭衝的傢伙,漏洞百出。
他把地點設定到了陽平,陽平在漢中地界,而司馬懿在宛城,直到曹真死後才真正的調到蜀軍前線和諸葛亮作對,玩穿越呢?再者,郭衝忽悠說司馬懿帶了200000大軍,而諸葛亮只有10000人,那麼司馬懿怎麼會在沒有交戰的情況下就直接退兵了呢?
於是,就有人自作聰明的說司馬懿是故意把諸葛亮放跑的,生怕蜀漢滅亡了自己還沒有把勢力做大,難以達到後來控制政局的目的,更不要說篡權了。
此時的司馬懿已經是驃騎將軍,都督荊州豫州,又深得曹睿賞識,還不夠嗎?幹掉了諸葛亮難道不是首功一件嗎?何況還有東吳這個戰場讓自己來練級呢?到時候再玩養兵自重的把戲不可以嗎?活捉諸葛亮的機會真是千載難逢啊。
所以,無論是實際上的人物所在地的部署情況還是司馬懿理論上跑偏的機率都不足以支撐空城計在這兩位智者之間展開。
當然了,大名鼎鼎的空城計也不是沒有發生過,歷史上有著相關的案例:
春秋時期,楚國的令尹公子元,在他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後,想佔有嫂子文夫人,但是文夫人卻無動於衷。
於是他想來一個英雄美女的傳奇,顯顯自己的男子漢大丈夫的一面。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親率兵車600乘,攻打鄭國——這也算是衝冠一怒為紅顏了。
楚國大軍一路過關斬將,直逼鄭國兵力空虛的國都。
危急之下,有的主張納款請和,有的主張拼一死戰,有的主張固守待援。
而上卿叔詹說:“請和與決戰都非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鄭國和齊國訂有盟約,而今有難,齊國會出兵相助,只是空談固守,恐怕也難守住,公子元伐鄭,急於求成,又特別害怕失敗,我有一計,可退楚軍。”
於是,鄭國按叔詹的計策,在城內作了安徘: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來,不讓敵人看見一兵—卒,令店鋪照常開門,百姓往來如常,不準露一絲慌亂之色,大開城門,放下吊橋,擺出完全不設防的樣子。
楚軍先鋒到達鄭國都城城下,見此情景,心裡起了懷疑,莫非城中有了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