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4/4頁)
樂樂陶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印度的捷徑,結果卻發現了新大陸;開普勒偶然間得到行星間引力的概念,卻是由錯誤的理由得到的;愛迪生也是知道了上萬種不能做燈絲的材料後,才找到了鎢絲。
快點犯完錯誤
某家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認為,除非有一半時間都失敗,否則他不會快樂,他說:“假如你想做個原始創意人,就需要犯很多錯誤。”
一家發展迅速的電腦公司總裁告訴員工:“我們是發明家,我們要做別人從未做的事。因此,我們將會產生許多錯誤。我給你們的勸告是:‘可以犯錯,但是要快點犯完錯誤。’”
一家尖端科技公司的某部門經理,詢問副總工程師新產品的市場成功率,得到的答案是“大約50%”,這位經理回答說:“太高了,最好設定在30%,否則在我們的計劃內,我們會因太保守而不敢放手去做。”
銀行業也有相同情形。據說如果貸款經理從未放過呆賬,就可以斷定他做事不夠積極。
IBM的創始人湯瑪斯?華生有類似的話:“成功之路就是使失敗率加倍。”
至少我們可以這樣說,錯誤是脫離常軌和嘗試不同方法的指標。
大自然提供了以試錯法來進行改變的絕佳例項。
每一次基因繁殖時發生的錯誤,就會導致遺傳上的突變發生。在大多數的情況中,這些突變對物種都有不利影響,使其遭到自然選擇的淘汰,但是偶爾也會產生對物種有利的突變,且會遺傳給下一代。
地球上之所以有如此多的生物,就是這種試錯過程的結果。如果原生的阿米巴蟲不產生任何突變的話,哪會有今天的人類呢?
在你創造過程的萌芽階段,錯誤是你偏離正軌的警告,如果你一直很少失敗,那就表示你不是很有創造力。
但是,犯錯誤也是有學問的,以下幾條是你應當注意的:
——如果你犯了錯,就把它當成獲得新創意的墊腳石。
——區分“嘗試犯錯”和“避免犯錯”的不同,後者的代價要大於前者。如果你未曾犯錯,那你應該問問自己:“由於太過保守,我錯失了多少機會?”
——加強你的“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