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既然收入門下,許清也不擴音醒他兩句,莫兆平起身恭聲答道勞國公示下,下官一定照辦,絕不敢辜負國公一翻教誨,國公治政理財在我大宋首屈一指,不知國公對蘇州有何看法,可否請國公指點一二,下官若有所得,絕不敢忘國公大恩。”
許清暗笑,潤州的例子就在那裡擺著,因許清的點撥,潤州一年變一個樣,韋靈運與晏知行一躍成了耀眼的政治人物,說莫兆平沒點羨慕那是不可能的。
“其實每個地方都有它的特色與長處,莫知州只要把蘇州的長處找出來,加以引導,儘量扶植,一樣能有不差於潤州的政績,蘇州紡織業有著良好的基礎,蘇繡滿天下,莫知州只要在這方面淨化一下官府的管理,避免作坊商戶遭受不法吏員的盤剝,並且在的能力範圍內,提供一些政策便利,本官,不但蘇州本地的紡織業能迅速發展起來,就是外地的一些作坊也會爭著湧入蘇州落戶;
你我同朝為官,其實不必諱言,各級官吏對商人及手工作坊者的盤剝是極為嚴重的,在這種情況下,莫知州若能把蘇州化作一片淨土,那會出現樣的結果,就不用本官多言了吧”
“國公所言有理,只是……”
“行了,你不必怕得罪誰,只要你行得正,本官會幫你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干擾的”
“謝國公,下官……”
莫兆平真個是感激涕零,其實許多地方官員並不是不想施展的才華,做出一些異樣的政績來,但其間牽涉到利害往往不是他們能應付的,就象許清說的這些,莫兆平若真想把蘇州變成一片沒有盤剝的淨土,那必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