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凡不敢奢想書架遺留下什麼“神書”、“秘笈”,要有好東西,早讓幸追拿去,哪輪到自已?
翻攪幾下,都是些關於材料、晶鐵、吹風爐品鑑的書籍。原先住在這裡的,應該是個鐵匠之類的人物。
“有本好東西。”
李凡目光顯得意外,手上是一本《初階之聚元期訣》。
這是一本初步修仙的秘籍。
李凡心中獵喜,儘管他已經踏入“聚元期”,但是對修煉的方式和天地靈氣的運輸,全是來自本能直覺。沒有學過系統的知識理論。這本基礎修煉本,對他大有用途。
李凡粗略看一遍,修仙之道果然繁雜無比。
翻到最後,有一行字:從感天地靈氣,到進入聚元境,資質卓著者資源豐富者,二三年。普通者十年二十年。資質差劣者,三十年四十年,甚至終生無成。
一行黑線從額角滴下,資質卓著的人、有錢人,都要二三年才進入‘聚元期’?
李凡有自知之明,土豪肯定不是,更不可能資質卓著,勉勉強強算普通人。
“我x你大爺!幸好我有另外的辦法,又碰到“修真液裹”,否則這輩子連修仙的門都摸不著!”
他將書揣入懷內,繼續翻抄。
很快找到第二本對他有用處的書,書名叫《修仙界簡概》。
比第一本稍厚,講述一些修仙的基礎常識,裡面還夾了張附近宗門、國家的分佈地圖。
這對一無所知的李凡來說,是再好不過的資料。
翻了一個時辰,李凡渾身汗水,才整整將幾個大書架的書翻抄完。
“咦,這本為何塞在這縫隙?”
正想離開之際,李凡眼尖,在兩個木架之間的縫隙,夾著一個小本,小本被人撕掉一半,薄而殘舊。如果不是李凡站的位置好,察覺不了。
李凡細細揭開,每頁都划著一些線條、圓弧之類的幾何角形,有些結構交疊,重重疊疊,看上去眼花繚亂。
書頁旁側,有的地方寫著蠅頭小注。
第二頁最底下的空白處,有一行小注:三重三劫法陣!
“法陣知識的書籍。”李凡直感是本寶貝,認真翻閱起來。
一條條直線、曲弧搭建的幾何圖形似是有規律,又似互不相關,無跡可跡。在圖形邊上,有人備註了不少古字的計算和推演。
李凡本來看不明白,但有了旁邊的註釋,慢慢看懂。
他曾上過現代數學,並且參加過全國數學競賽,算是半個數學尖子。這些幾何的原理和計算,看上幾眼,融匯貫通,很快易如反掌。
越看越入神,李凡眼前出現一個漆黑的夜空,一條條帶著閃光的線條跳躍,一個個圓形、扇形曲角發生急促的重疊,出現幻變,各種軌跡和質點,如同動畫般無聲無息結合,彷彿無窮的閃亮繁星與星河,點綴天空,不斷演變重合。
那些法陣圖形彷彿有了生命,活動起來,形成密密麻麻的網路,籠罩天與地。
“這個世界的智慧委實太過利害,利用天地的規則和靈氣分佈,進行推演計算,竟然能生出妙奪天工的變化,激發駭人聽聞的殺傷威力!”
這無疑是本大寶貝!
說來也奇怪,幸追怎麼會隨便放置它?難道他不知道這書的寶貴?
他不知道,這個世界的數學水平,一般人連小學生都沒達到。法陣之學,紛繁複雜,尤其是那些頭疼求孤長求角、等理,難度之強幾乎等於天書。
例如幸追是凌虛一品,實力可怖,但是在法陣知識上,等於零。
這些書籍,他根本沒有作用。
法陣再強,也是藉助外部的力量。而修煉,是本體之力,終身擁有,意義不可同日而言。
要他窮盡大半輩子鑽研法陣這些線線條條,那不如循規導矩,走修煉之道。
“這書對我有大好處。”
別的不說,靈和峰山腰就設有一座法陣。
如果李凡是個法陣高手,就能神不知鬼不覺地逃離此峰,逃出玉梵宗。
對於法陣高手來說,法陣的利用價值和威力,遠遠不是個人的修煉威力所比。
只是目前他沒時間參悟。
第十五章:玉梵宗漩渦重重
李凡休息兩天,幸追久久未歸。正想再次進入“修真液裹”,聽到山外波動,有人進入靈和峰區域。
心一緊:“終於歸來了!”
儘管“天地靈氣”融入“骨湖”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