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然好!
當年呂后掌權初期。整個漢室的府庫,空的都能跑耗子了。
丞相上朝,坐的是牛車,就是皇室也找不齊四匹顏色相同的馬。
呂后二年,為了解決財政問題,同時也為了進一步發展經濟,休養生息,包括市律、金布律在內的十幾部補充性法律出臺。
呂后用著她的鐵腕和老道的政治經驗與手腕,掃平了一切反對聲音。將這些律法貫徹到了天下。
從呂后二年,到六年,漢室基本擺脫了財政危機,國家收入大增,朝廷權威得到樹立,同時天下治安好轉,大股的盜賊基本被剿滅,只剩下‘行俠仗義’的遊俠兒們。
這些事實證明,呂后推行的法律。在現實範圍內具備可行性,而且對國家大有裨益。
但問題是,很多事情,在國家這個層面。不是說對國家好的,就一定會得到支援。
劉徹現在確信無比,只要他敢推動恢復那些呂后時的‘苛政酷法’。現在還一團和氣的漢室朝野首先就要面臨一場大撕逼,整個朝野都將分裂。天下局勢,更將陷入動盪。
有史以來。任何敢把刀子揮向既得利益集團的人,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現在劉徹要是傻兮兮的就把主意打到工商業和地主階級的腦袋上。
那前面等待著劉徹的除了地雷陣,就是萬丈深淵了。
保準各方勢力,聯起手來,把劉徹炸的媽媽都不認識!
“但是,為什麼要碰這個地雷陣呢?”劉徹心裡呵呵的笑著。
相比朝臣,劉徹比這些政治精英最大的優勢在於視角。
這些傢伙的眼睛只能看到過去。
而劉徹卻對未來,清晰無比。
中國歷史上,在古代封建社會,最大的財源是什麼?
農稅?人頭稅?工商稅?
答案是,都不是!
哪怕在南宋時期,南宋小朝廷有大半財稅,來源於出口和貿易。
但,真正的財富之源與社會經濟的基石與動脈,從來都不是貿易。
鹽,才是自始至終,貫徹在古代中國經濟中的白色黃金。
翻看史書,你就能清晰的看到,歷代政府的強弱,國家財政的富裕與否,取決於政府在鹽這個東西上的話語權。
去土裡刨食,能有多少錢?
把農民逼死了,國家也收不到多少。
那些財富與糧食,最後都進了上上下下的官員和胥吏的兜裡。
而鹽就不同了。
在古代,鹽在中國的地位,基本相當於後世地球的石油。
只要政府能控制好食鹽的生產銷售,基本上,就不用為財政發愁。
甚至,周邊的四夷,也可以透過鹽來控制。
一如後世米帝,用石油美元操縱全球。
而在現在,整個世界,對於鹽這種白色的結晶體的威力,瞭解的實在太少了。
哪怕是劉濞在吳國,靠著煮鹽、鑄鐵,發展出了能與朝廷叫板的力量。
人們對它的認知,也很少很少。
高冷的貴族列侯們,鼻孔高高向上,甚至懶得去理會,對鹽的生產和銷售,基本都是放任自流。
即使是法家,也一門心思撲在‘盡地力之教’上,沒去理會鹽的問題。
在大家的潛意識裡,鹽的作用,大體上跟銅錢、布帛是一樣的。
屬於一種流通的商品,精明一些的聰明人,也頂多以為,不過是個交易的等價物罷了。
認知的不足,見識的不足,就讓劉徹拉開了與他的朝臣們的距離。
在這些人一門心思的在琢磨田稅、人頭稅,聰明一些的人,則最多考慮殺商人這頭肥豬過年的時候,劉徹已經在開始準備,將鹽作為一種戰略物資以及基本等價物,掌握在自己手裡了。
當然了,在現在這個時代,還有一種物資。地位與鹽,相差無幾。
那就是鐵!
現在的漢室。農業發展,需要鐵。軍事裝備,也需要鐵,民生工程更離不開鐵的供應。
作為一種在戰國時期才逐漸發展起來的全新金屬。
鐵,現在剛剛戰勝了它的宿敵青銅,坐上天下第一金屬的寶座。
但離它的全盛時期,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普及度,更是遠遠不夠。
現在,就連漢軍之中,也起碼還有一半的郡兵。依然在使用那些秦代的老古董。
全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