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每年,都有大批百姓,因為達到了劉徹規定的標準,而免服徭役。
雖然只是短短一年或者兩年。
但,連續三年的跳水,說明了當地的人口急速增長。
幾乎每一對夫妻,過去三年,每年都有生育並撫養一個孩子。
過去六十年,天下的人口增長率約為大概百分之九每年。
既大體在過去六十年,中國人口增長增加了一倍多。
但,自從劉徹上臺,並且從物質和經濟和精神上,鼓勵生育後。
在社會文化較為發達的地區,人口呈現爆炸式增長。
生育率和撫養率,每年都是翻倍的往上的增加。
在原先,平均每一個漢家婦女在其育齡,一生平均要生下五個孩子。
但,因為落後的醫療技術以及更加落後的封建迷信和傳統,只有一半的孩子能活到成年。
而在現在,隨著百姓的生育意願和撫養意願的增加。
不僅僅婦女的平均生育率在上升,而且,幼童的成活率也在上升。
御史大夫衙門就估計,在三河地區,過去三年,每歲人口淨增大約一成五。
這使得,漢室實際上能從三河地區調動和使用的糧食下降。
哪怕是因為技術和工具的進步,使得當地糧食畝產,增加了一石以上,達到了平均四石半左右的水平。
但,糧食的富裕度,卻還不如從前。
尤其是河東郡。
四年前,河東郡每年能富裕糧食,僅僅是粟米就有三百餘萬石。
但現在,已經不足三百萬石。
這是人口增加後,糧食消耗隨之增加的最直接證據。
這使得劉徹從當地能徵調的糧食下降。
在扣除了必要的儲備糧食後,整個三河地區,漢室目前最多隻能調動三百萬石左右的粟米。
以目前的技術條件,這三百萬石,在運輸過程中,最少要損耗七十五萬石!
也就是說,僅能有兩百二十萬石左右的糧食能運抵前線,供給大軍。
而在現在,在和平條件下,一個士兵(步兵)每年的糧食供給標準是二十石,比農民略高,僅僅夠其填飽肚子。
而騎兵,人跟馬,按照一人雙馬標準計算,一年的糧食消耗,最少是四十石,這還不包括肉食和戰馬的草料。
換句話說,三河地區的兩百來萬石糧食,僅能夠五萬騎兵一年之需。
而,這支軍隊的後勤消耗和青壯消耗,還不被計算在內。
至於,剩下的那個糧食產區。
就是以長安為中心的廣大關中。
只是……
關中熟,天下足,早已經是昨日黃花了。
自太宗開始,關中就從糧食輸出地,變成了糧食輸入地。
在劉徹即位前,關中就已經每年需要從關東轉輸糧食五十萬石左右,以滿足關中的貴族和長安市民的需求。
好在,在劉徹即位後,透過提倡和鼓勵百姓轉種冬小麥。
並且發明和推廣了,包括麵食、饅頭包子在內的多種小麥精加工食品。
這使得,關中的糧食自給率,大大增加。
而全新的小麥種植技術和大量的各種肥料(人畜糞便、土化肥以及部分鯨魚骨粉、鮭魚骨粉製成的肥料)的應用,以及大量的水利設施和水車的全方位普及。
使得關中的畝產大大增加。
尤其是小麥產量,直接翻倍。
粟米畝產四石,差不多就已經是極限。
但小麥畝產四石、五石,只是起點。
上林苑裡,少府的農稷官負責的試驗田,去年,甚至出現了畝產十石的奇蹟!
如此一來,關中的糧食安全,終於告別了依靠關東轉輸的歷史。
過去三年,關中的糧食結餘,年年增長。
而且,因為糧食保護價政策的存在,使得百姓願意出售自己富餘的糧食。
到去年為止,少府在關中的倉儲糧食數量達到了四百萬石的創紀錄新高。
雖然,其中三百萬石是小麥。
而在另外,大豆等豆類儲量,也在增加。
因為國家收購豆類,而且,鼓勵百姓套種大豆。
所以,現在在少府,庫存了超過五十萬石的各種豆類。
此外,還有數十萬石的豆渣和豆餅等大豆榨油後的副產品。
這些豆渣和豆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