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劉徹眼中,眼前的這些百姓不僅僅是他的百姓,更是他將來的忠臣的搖籃。
劉徹看了看,這兩三千人中,孩子佔了大概四五百人的樣子。其中男童大概兩百人上下。
於是他道:“多謝父老鄉親的抬愛,孤無以為報!”
“書雲:蒙以養正,聖功也!從即日開始。孤會讓人在前面的皇莊之中每日開講,教授識字斷文,凡思賢苑中四歲以上,十四以下的童子皆可前去聽講……”劉徹丟擲這個重磅炸彈。
頓時百姓們就嗡嗡嗡的議論起來。
讀書?
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知識和前途呢?
望子成龍是中國社會的傳統。
但是……
大部分人卻有些猶豫。
要供養一個脫產的讀書人。那可是很難的!
別的不說。家裡因此少一個勞動力,那影響就大了去了!
在此時,半大的孩子也會開始在田間幫忙了,十二歲左右就能跳水翻地了!
人人都知道讀書好,但誰也沒辦法保證自己家的孩子讀了書就一定能有出息。
而地主和豪強富商,能將孩子送去讀書,甚至不惜血本,那是因為他們賭的起。老大讀書讀不出來,那就老二上。老二不行,老三可以,總有一個能出頭。
但農民,尤其是佃農們賭不起,一旦失敗,就是整個家族的悲劇的開始!
劉徹想了想,索性就再丟擲一個福利,他道:“請父老鄉親不要有後顧之憂,所有前去聽講的童子,孤每日提供一餐,另外,每五日休沐一日,可以讓童子們回家幫忙!”
劉徹看著百姓,深情的道:“請各位父老鄉親好好記住孤的話:知識,改變命運!”
在後世,知識未必能改變命運。
但在這西元前的時代,知識卻是一定能改變命運的。
一個識字的人,最起碼都能給大商人做個賬房、掌櫃什麼的,有出息的能當官,甚至封侯拜相。
朱買臣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
但劉徹也知道,他現在能做的最大程度,也就是僅次而已了。
以他太子的身份,給這思賢苑實行一個義務教育,就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再想普及和擴大,那就是找死了!
即使他以後當了皇帝也是一樣!
因為,這時代的財政收入和生產力根本承擔不了如此大規模的教育制度。
劉徹以後當了皇帝,能做到的最大的極限和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建立幾所國家大學,專門培養精英,同時鼓勵民間私塾的發展,進行一定程度的政策傾斜和補貼。
剩下的,就得等什麼時候殖民全印度了,靠著印度的財富和資源,或許能支撐起一定程度的掃盲運動。
劉徹回過頭對顏異道:“這事情,交給卿去負責,卿去安排,舍人和洗馬以及其他諸臣,輪流來思賢苑給孩子們掃盲,制定一個輪值表,將來此教授,計入一年一度的考績之中去!”
雖然太大規模的義務教育,劉徹幹不了。
但是小範圍內的掃盲和教育,他還是可以承擔的。
像現在給思賢苑的孩子們掃盲,將來在他的太子衛隊裡普及知識文化,教授兵法什麼的,還是可以的。
想要一口吃個胖子下去,肯定會噎著,但循序漸進,一點一滴的改變,卻是完全可以的。
不說別的,就是單單學小豬,將來編練八校尉作為骨幹,在這幾千人的精銳中普及知識文化,然後用個十幾年時間,就能培育出幾萬人的有知識懂兵法的軍官。
靠著這些人做骨幹,什麼事情做不成?
當然,這些是很遙遠的事情。
暫時來說,打著‘蒙以養正’這個政治正確的幌子,在思賢苑裡玩義務教育掃盲,誰都不敢說他什麼。
“諾!”顏異一聽連忙點頭。
但心裡卻有著別的心思在轉悠。
“教農夫之子……”顏異撓撓頭,感覺有些彆扭。不過,當初他的先祖在孔子門下求學時,同窗之中好像也有很多出身低賤的人。
這麼一想,顏異也就能理解了。
畢竟,儒家的口號是‘有教無類’。
但黃老的汲黯跟法家的張湯,卻是多少有些不舒服了。
給泥腿子上課?沒有過的事情啊!
要不是劉徹是太子,站在哪裡頂著,一臉堅決,張湯真想勸說一下。
倒不是他看不起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