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因為漢室長久以來秉持的是‘士不教不得徵’政策。
在基層漢室地方的亭、裡、鄉、縣、郡五級行政單位,每年都會在冬天組織地方的民兵進行軍事訓練。
而且。北地民風彪悍,民眾普遍好武,甚至以武立家。
假如說南方的齊魯地區。地主豪強是以詩書耕讀傳家自豪,那麼,這北方的地主豪強,那就基本都是軍將世家。
社會風氣普通推崇尚武。
基本上,在北方,哪怕只是個普通的自耕農,大抵都懂基本的軍事技能。
而地主豪強子弟。更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更重要的是,依照漢律規定,年滿二十三的男子。需要服兩年義務兵役。
一年在長安衛戍,一年在地方或者邊關。
這條律法在承平的南方,已經漸漸鬆弛。
但在北方,因為匈奴的威脅。卻被嚴格執行。
換句話說。來投軍的各路好漢,不是曾經在軍隊服役過,就是準備去服役的準軍人。
這也是為什麼匈奴人每次入侵,都發現,原本某地只有千人駐軍的城市,瞬間拉出來了數倍的武裝力量。
越往漢地深入,這種情況就越普遍越多。
老實說,假如不是義縱嚴格把關。拒絕了無數自帶乾糧,想來投軍的各路好漢。那麼,他現在麾下軍隊的數量,恐怕要膨脹到十萬這個數字……
這並不誇張……
當年,太宗孝文皇帝御駕親征,平定濟北王劉興居的叛亂過程中,從四面八方趕去投效君王,報效國恩的各路好漢的人數,幾近十餘萬。
而嚴格要求之下的兵源素質,自然是相當出色。
幾乎所有投軍的好漢,都是身高七尺以上,膀大腰圓,且能熟練使用各種武器的壯漢。
當這支軍隊走到襄平的時候,實際上已經完成了磨合。
整支軍隊,以羽林衛為骨幹,隊率、司馬一級的中層軍官,基本都是羽林衛出身。
義縱透過這種方式,控制整個大軍,如臂指揮。
大軍入城之後,義縱就毫不客氣的把襄平縣的郡守衙門拿來當自己的指揮部。
遼東郡的郡守和郡尉現在全部出缺,因此,實際上負責遼東郡郡中事務的,是郡都王顯。
義縱入城後,立刻就將王顯叫到郡守衙門議事。
王顯是積年老吏了。
太宗孝文皇帝中元六年的時候,他就已經是遼東郡郡都。
所謂郡都,即是都吏,太宗皇帝所置,權力極大,通常代表郡守巡視地方縣、鄉、亭、裡,劾舉不法,膺懲豪強,緝捕盜匪,查處貪官汙吏。
義縱在來襄平前,就已經調查過這位在遼東郡當了十幾年都吏的王顯。
王顯之所以一直困居都吏之職,未得升遷,並非是因為他能力不足或者政績不夠。
恰恰相反,這位都吏在遼東郡為都十幾年,年年上計考核都不錯。
按道理來說,他早該升遷了。
但……
這位王都吏早年的時候曾經在丞相衙門當過某曹令吏,是時任丞相張蒼的心腹。
張蒼倒臺後,他要是還能升遷,那才見鬼了!
而,這個事情,從側面,也能證明,這位王都吏是有真才實學的。
不然,都吏一職,乃郡守心腹。
要是沒點本事,王顯早被人攆下去了。
能讓十幾年來的歷任郡守都不換人,這王顯的厲害與手段,可見一般!
義縱記得離京前,張湯與寧成都來找過他,向他面授了一些基層官場的常識和注意要點。
其中就有一條:要小心胥吏,尤其是刀筆吏。
張湯與寧成更是現身說法,向義縱列舉好幾個小吏怎麼給上官挖坑,然後埋了上官的例子。
義縱此次奉命征伐朝鮮,自是希望跟地方官好好合作。
但,要是有人陽奉陰違,故意使絆子,下坑,那義縱也早已經做好了殺人的準備!
義縱雖然年輕,在旁人眼中,不過是依靠乃姐,驟至高位的倖臣。
但,他出任駙馬都尉以來,執掌宮禁,組建羽林衛,負責訓練,其後又多次負責長安城的各項重要治安工作,種種事情辦下來,幾乎滴水不漏,沒讓人抓到任何痛腳和毛病,豈是僥倖?
此次奉命出征,一路上更是將整個大軍掌握在手,駕馭有度,行軍路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儼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