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3/4頁)
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這樣回顧的:“從此以後,王吉文同志始終把研究改進爆破攻堅技術、戰術作為重要任務。1942年1月,蒙南支隊與三團合編。這個支隊來自泰山區,幹部戰士中多出於煤礦工人,並有爆破實戰經驗,後來被山東軍區評為一等戰鬥英雄的“爆破大王”馬立訓就是來自這個部隊。”
解放戰爭中,華野三縱以善攻著稱。善攻,假若八師沒有老三團,這就難說了。的確也是這樣的,在戰爭實踐中,許許多多的後起之秀到了戰爭後期,都能和“老大”有的一比。不過,離開時間、地點、條件,這話又有什麼意義呢。
第四章 快刀老五團
再接上頭說的,二十二團王團長拿走了“令箭”,二十三團一些營連指揮員好生不滿,埋怨團長陳士法太保守了。是的,二十二團是厲害,但二十三團也不是吃素的。在當年魯南百姓有句順口溜:北有老三團,南有老五團。殺敵顯威力,敵人心膽寒。可見三團五團在魯南是齊名的。
說起老五團,還得請出一個人,那就是魯南軍區司令員張光中,提起張光中,今天魯南許多人仍是如雷貫耳。張光中,江蘇沛縣人,與漢高祖劉邦是老鄉。如果說王麓水是小知識分子,那麼張光水就得把“小”字去掉了。張光中師範畢業,是名符其實的“秀才”。張光中參加革命很有資歷,大革命時期就參加了革命活動,入黨和政委王麓水也差不多在一個時期。只是同樣是幹革命,政委從扛大槍開始,司令員卻是以“地下工作”起步。張光中拿槍桿還是在抗日烽火中的1938年。這一年,張光中拉起一支隊伍,那就是魯南人民抗日義勇總隊,張光中是魯南我黨抗日武裝主要創始人之一。1939年一一五師進入魯南後,陳光羅榮桓很快把這支抗日武裝拉進了帳下,這就是一一五師蘇魯支隊。
蘇魯支隊在魯南聲震一時。經史學工作者考證,侵華日軍秋山靜太郎就是被張光中領導的蘇魯支隊擊斃的。據報載:“1940年1月13日,秋山兵團在山東諸王莊一帶休整。張光中得到訊息後,立即率領部隊將其團團包圍,雙方發生激戰。秋山騎馬準備撤退,被八路軍戰士擊中胸部。秋山從馬上摔下後,立即被送到日軍坊子野戰醫院搶救。1月23日傷勢過重而斃命。”我們知道,阿部規秀少將被楊成部擊斃後,全國影響很大,而秋山被我擊斃的史實很長時間不為世人知曉。這也是被我八路軍擊斃的為數不多的幾個日軍將軍之一。
以此理論,蘇魯支隊可說是魯南“土著”了,但我要加一句的是,在眾多“土著”中蘇魯支隊是最強的一支。1940年10月起,羅榮桓有一個大動作,那就是一一五師陸續整編了7個教導旅,蘇魯支隊編為教導二旅的五團,而六團就是“平江起義團”。“老五團”得名淵源還在於此吧。當時團長胡云生是江西吉安老表,那可是紅軍幹部了。胡云生抗戰勝利後去了東北,在一縱一師二團當過政委,1961年授予少將軍銜。而政委彭嘉慶和胡團長是同鄉,但資格更老,二八年的兵,後來也去了東北,在二縱五師當過政委。彭是五五年的中將,還擔任過大軍區副職。有人說五團是六八六團二營的擴編,雖然蘇魯支隊走馬換將,但我覺得此時與六八六團二營並無瓜葛。
難道這個說法只是空穴來風?我暫且不表,以後再說。
1941年8月,五團與魯南軍區邊聯支隊合編。在某種意義上說,還真是“不偏不倚”的合編,對內稱教二旅五團;對外稱魯南邊聯支隊。邊聯支隊支隊長萬春圃坐上了五團的第一把交椅,賈耀祥為副支隊長(副團長),曾明桃為支隊(團)政委。五團的參謀長叫王六生,就是以後二十三團政委。這個王六生也不簡單,別看這時期他和一些";三八式";幹部";平起平坐";,他可是走過二萬五千裡的。
王六生,上世紀60年代是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又在武漢軍區任過政委,再以後是我們部隊的政委。據說王六生年輕時可是";帥哥";,看相片果然如此。不過,王六生是大首長,我們當小兵的可是難得一見的。
山東出好漢。說好漢!首先想到的就是梁山泊的一百單八將,好漢有樑上君子,有殺人魔頭,有高人隱士,有軍官小史,還有富商巨賈。不瞭解歷史的人,打死都不信,這八路軍老五團團長竟是個抱犢崮下的一大財主。
大革命時期,打倒土豪劣紳的口號是非常響亮的。豪,強也;劣,壞也。土豪劣紳無非為富不仁,欺霸一方。如果我們不把階級鬥爭的學說放在一個形而上的位置,而是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