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賭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日本的教育就非常注重培養孩子的習慣。比如,日本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不會像我們的孩子一樣坐著等爸爸媽媽把桌子、椅子擺好,端上飯來,即使是4、5歲的小女孩也知道要搬凳子,幫爸爸媽媽遞遞碗筷什麼的。
在日本的幼稚園餐廳,你可以看到有6歲的小孩在打飯,因為每個班的飯都要到一個大的餐廳去領,他們挎著飯筐,邁著歪歪斜斜的步子,到一個大的餐廳去領。還有的8歲孩子主動給大家盛飯,半勺倒進碗裡,另半勺卻倒在地上去了。但是沒人管他,沒人嫌他礙手礙腳,這就給孩子從小培養獨立的習慣創造了很好的環境。
我國的教育對兒童習慣的培養則相對欠缺。從最平常的一個表
情——“微笑”說起,你會發現,歐美的人微笑很多,而中國人則不然,臉上總是木木的。其實微笑就是一種文明的習慣,要學會文明地待人接物,就首先要學會微笑待人。其實微笑就是一種從小培養的習慣,一個臉上總是掛著微笑的人更容易給人好感。
留心觀察,你會發現我們很多的孩子在一些日常的細小行為習慣上都不加註意,我國社會經濟日漸開放,與外國的交流越來越密切,而這些根深蒂固的習慣卻在影響著我們走向世界的腳步。
有一個小夥子長得高大英俊,中專畢業後,進入了當地的一家高檔賓館當服務員。
有一天,他從總經理門前走過,被總經理叫住了:“小夥子,過來。”他一看總經理叫他,心裡頓時覺得挺激動。在五星級飯店,一個總經理不大容易跟一個員工交談的。
總經理問:“小夥子,你會走路嗎?”
“會呀,我這不就是在走路?”小夥子滿臉疑惑地回答。
總經理說:“那你走一遍給我看看。”
小夥子兩個肩膀一高一低,晃來晃去地走了一個來回。總經理說:“走路就要有走路的樣子,你這樣兩個肩膀一高一低,晃來晃去,是不是不太好看?你站著,看我來給你走一遍。”
總經理已經是快60歲的人了,但是身板硬朗,精神矍鑠。只見他挺胸抬頭,目視前方,穩穩當當地走了一個來回,然後告訴小夥子:“這叫走路。給你一個星期的時間回家練習走路。練好了,你就來上班,練不好,就不用再來了。”
看到這裡,不知各位家長有沒有一種幡然醒悟的感覺,在對子女的教育上,你們有刻意地去培養過孩子這些細微的小習慣嗎?
這樣的故事還可以講出很多。我們可以發現根深蒂固的習慣,不好的和好的,幾乎都跟教育有關,但是我們卻越來越忽略這些問題。因為我們太重視孩子的功課怎麼樣,分數怎麼樣,名次怎麼樣。實際上,一個人的習慣是什麼樣可能更重要。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增強能力。孩子在學校裡受教育,目的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等他們離開了學校,仍然要從多方面受教育,並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還是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好習慣成了自然的行為,能力也就隨之增強了。作為家長,在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更是應該把習慣培養放在第一位。
培養好習慣的十大法則
習慣的培養有其固有的特點,只有掌握習慣形成的規律,才能幫助孩子培養好習慣,糾正壞習慣。
抓住關鍵期
我們天生能歷久不忘孩提時期的印象,如同新器皿一經染上氣味,其味經久不變,純白的羊毛一經染上顏色,其色久不能改;越是令人討厭的習慣,越是牢不可破……正是從這樣的實踐中養成了習慣,以後就變成了天性。
——昆體良(古羅馬教育家)
昆體良的這句話告訴我們:孩提時期養成的習慣最為牢固,這種影響可以持續一個人的一生。
在我國,也有一句人盡皆知的俗語是“3歲看大,7歲看老”,一個孩子的心理狀態和性格,三五歲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
日本古代馴養名鶯的方法就很好地說明了這個道理。據說,野生幼鶯在很小的時候,馴鶯人就把它從巢穴裡捉來進行周密訓練。這些野鶯的身旁,通常放著一隻名鶯,名鶯的歡叫異常優美。馴鶯人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幼鶯每天都能聽到名鶯的叫聲,使野鶯也能叫出美麗的聲音。
其實,不管是幼兒還是幼鶯,如果在幼年時期就對他們施以良好的教育,培養良好的習慣,他們就會深深記住這些內容,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為什麼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論都強調習慣要從小養成呢?這是因為兒童時期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孩子小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