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這案情卻是很明白的。”
陳繹若有所思的望了王雱一眼,微微笑道:“願聞其詳。”
“桑充國與程頤、孫覺借《白水潭學刊》,指使、縱容李治平等十三名學生詆譭、汙衊朝政,事後段子介又挾刃拒捕,張淳、袁景文以及國子監李旭等十七人鼓動學生叩闕,要挾朝廷,以求僥倖脫罪。案情可謂清晰無比。”王雱高聲說道。
第六章 拗相公(8)
陳繹啞然失笑,道:“若是如元澤所說,那鄧文約就不會被皇上罷官了,皇上何必要我來知開封府,這樣清晰的案情,韓維怎麼會斷不了?”
王雱臉色一變,沉聲問道:“那麼和叔的高見是?”
陳繹笑道:“現在案情未明,我身為主審官,不能妄下結論。待我查明案情,自然會稟公處理。”
王雱冷笑一聲,從袖子拿出來兩份奏章,輕輕遞給陳繹。
陳繹疑惑的接了過來,不動聲色的看完,輕輕掩上,又遞還回王雱。
這兩份奏章一份是彈劾陳繹循私希合上意,放縱有罪之人,一份則是說陳繹文學出色,明達吏事,辦案公允,大力薦舉陳繹。顯然,這兩封內容完全相反的奏章在不同的情況,只有一封會呈到皇帝面前。
王雱輕輕的把奏摺接了過來,收好了,似乎漫不經心的說道:“我剛才拜訪幾個御史,看到他們在寫奏摺,便憑記憶默了複本,這次來,也順便給和叔提個醒。”
陳繹淡淡一笑,道:“如此多謝元澤了。”這麼幼稚的手段,還威脅不了他。
陳繹的確不愧是以能斷冤案著稱的能吏。僅僅用了十天時間,就走馬燈似的提審記錄了白水潭學生、印刷坊老闆夥計、白水潭村民、國子監學員等近三百名人證的口供,記錄了厚達數千頁的案卷,終於審定白水潭之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