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零下十幾二十幾度在外面久了能凍死個人。最重要的一點,朝廷財政現在捉襟見肘,拿不出銀子來救災。
一連兩年的大興戰事,已經令朝廷窮的一窮二白。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面對這困窘劉愈也沒太多辦法。現在是冬天,以農業為主的大順朝,不會在這寒冷的冬天創造出糧食,也就沒有物資來救災,光靠從淮地淮南還有江南一代調集,遠水解不了近渴,更重要的是,那些地方也在這兩年被朝廷挖空了。
“江南的稅賦這一年徵的並不好,夫君或可以在這方面入手。”徐軒築見劉愈拿著奏本不說話,突然提醒道。
劉愈好奇打量了徐軒築一眼,驚訝于徐軒築對朝政的所知。
“夫人如何得知?”
徐軒築淡淡一笑道:“其實都是平日裡跟隋家妹妹閒聊,她時常提及的。去年淮地剛結束了戰亂,朝廷對淮地及江南很多地方施行了免稅或少稅。但隨著南洋甘在淮地和江南的推行,其實去年江南除了少數地方因為洪災減產,大多數地區都獲豐收。地方官以充作軍需為名提前徵集了兩年的糧食,只有不到一半運到北方,夫君為何不從這些貪官入手來要糧呢?”
徐軒築顯然是做過一番功課,而隋妤話說的也很明白。劉愈稍微一嘆,其實這也是沒有參政經驗的,內心乾淨的女人慣有的政治思維錯誤。
在徐軒築看來,黑就是黑,白就是白,貪官就是貪官必須要打壓,不能讓他們篡奪朝廷和百姓的利益,一旦他們貪了,朝廷就要明辨是非以高壓姿態討回來。
這些事在原則上並無錯誤,但在實踐中,很難。
天下的烏鴉一般黑,只是分大黑和小黑而已。在這年代裡,如果沒有這些貪官貪汙的**,他們就不會盡心實意為朝廷辦事,也就不會想著法子來敷衍朝廷。就好像徐軒築所說的江南地方官的貪汙問題,如果沒有這些地方官逆著朝廷旨意多收了地方兩年的賦稅,可能北方計程車兵也早就餓死了,雖然他們可能有貪汙,但現在去追查,就會把事情越查越大,到最後可能糧食沒追繳回來,地方先亂了,下一年的賦稅也就沒法收了。
既想打擊貪官,又不得不倚重於這些貪官,是自相矛盾的事,這矛盾就連劉愈暫時也沒辦法解決。推行民主?劉愈想想都覺得是天方夜譚,不靠譜。
劉愈把奏本放下,道:“再省省,朝廷先熬過這個冬天再說,地方上的事,為夫儘可能想辦法去做。相信韓相也是這麼想的。”
劉愈言語間多有無奈,徐軒築見劉愈沒采納她的意見,可能是覺得自己的手伸的太長了,有些慚愧地低下頭。劉愈卻上前摟住她的肩膀安慰了一句:“夫人,多謝你替為夫分憂。但朝廷的事有些複雜,慢慢為夫也會跟你說清楚。”
聽到這些,徐軒築臉上的愁慘之容才得以舒解。一家人又開始籌備起這個遲了兩個時辰的上元節。(未完待續。。)
第四百七十章 生財有道(上)
正月十五平穩的過去,長安城依舊是安定如初,劉愈心中的大石也落下。
只是柳麗娘跟她的師傅無定師太從正月十五之後再未露面,劉愈去向吳悠打聽過,吳悠表示他也不清楚。這次柳麗娘幫劉愈大忙破獲了亂黨在長安城的恐怖襲擊,劉愈總覺得虧欠她點什麼,尤其是從霍病那裡得知柳麗娘跟她師傅的那番對話之後。
就好像敵對的兩個人之間,產生了一種惺惺相惜之感。
長安城的形勢倒也穩定,人們似乎很快就忘了天子改換這件事。軍事高壓下的長安城,街上還是到處能可看到來往巡邏計程車兵,即便有人想鬧事,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斤兩。長安城的一些士族家族,其實也在焦急不安地觀望著,尤其是跟蘇彥走的比較近的那些家族,又或者是曾經跟劉愈不合的,他們很怕在新皇登基前後,劉愈進行一次大的洗牌。
可一直到正月十八,登基大典舉行的前兩天,宮裡那邊依舊沒有動靜。
正月十八這天並非是朝議之日,從早晨開始宮裡就很安靜,微燻的陽光之下也多了幾分初春的暖意。劉愈跟韓升正在雅前殿裡商討賑災籌款的事,呂楚兒心急火燎地過來彙報,說是有一群人在皇宮門口鬧事。
“敢在皇宮門口鬧事?”劉愈站起身厲聲問道,“何人敢如此造次?”
“不……不知道。屬下也是聽別人說的……”
劉愈嘆口氣,知道再問呂楚兒也是徒勞,正要出門檢視一番。御林軍總統領瞿竹匆忙過來。帶來了宮門前的最新訊息。
“是一群太學學生。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