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很容易形成割據勢力,對皇帝構成威脅,最著名的就是西漢“七國之亂”。所以從漢武帝起,就用了“推恩令”這一辦法削藩,後代都記住這個教訓,不讓宗室參政。
可現在,尚同良又提出要把威王推到臺前,頂上風口浪尖,莫非精明如他,也不記得這些往事了?非也,尚同良不是不知道利害關係,而是比較之下,寧願冒著割據的危險,也不願意讓皇權旁落,讓大燕江山落在女人手裡,而且這個女人還是異族。
他之所選中威王,大概是因為實在沒有可挑之人,先帝五位皇子,兩個還小,一個作了皇帝,一個跟耶律南仙來往密切,剩下一個,就是王軾了。這其中還有一層原因,王軾與王戰兩兄弟,從小相伴,感情深厚,正所謂兄友弟恭,由他出面比較合適。
建康二年五月,尚同良一改往日從不拉幫結派的作風,聯合十餘位大臣上奏,稱威王殿下處事幹練,英勇果敢。當出山輔佐聖上,共保王氏江山。天下都知道,宗室不能干預朝政,這道聯名奏章一出。就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反對者有之,贊同的也不少,而王戰自己。原本就有意把王軾捧起來。無論兄弟手足,還是滿朝文武中,他最相信的。就是這個從小和他一起長大地弟弟。本來苦於沒有藉口,現在正好,大臣們自己提出來了,哪有不準之理?
可問題隨後就來了,聖上不止一個弟弟吧?大燕國也不止一個親王吧?你不能厚此薄彼啊。那王軾是先帝的血脈,王皓就不是麼?再加上這兩位王爺年紀相差不大,都已成人成才,要參政。大家一起來。
這事鬧到後來,沒法收拾,尚同良這邊只認威王,另一些大臣拉著英王不放。王戰沒了主意,遲遲決定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