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雪的季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宇現在連一名正式的中醫都算不上,要走的路還很長。田蔓瓊來找邵院長,其實是想幫助華天宇更進一步。
她知道華天宇只是中醫學院的一名本科生,要讀完碩士、博士,在醫道一途上才能走得更遠。她這次來是想請邵院長幫忙,是想讓他幫忙直接保送華天宇碩博連讀,這也算是她報答華天宇的一種方式。
華天宇沒想到田蔓瓊就這麼把他‘出賣’了,說實在的,他還沒做好這個準備,見吳作榮向他請教,他可不敢託大,吳作榮是他最尊敬的中醫大家。
“吳教授,我也就是碰運氣,膽子大了點,這才治好了孩子的病。。。。。。”
華天宇就將治療這個病案的過程完整的講解了一遍。吳作榮不住的點頭,顯然對華天宇的治療方法是認同的。
等到華天宇講完,吳作榮感慨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天宇,單以這個醫案來看,你現在的醫道水平當得上是國手級別,真是沒想到啊,沒想到啊!”吳作榮感慨萬分。
華天宇可不敢接受吳作榮這樣的褒獎:“吳教授,您誇獎了,這個醫案,是小子我膽大包天,沒有考慮後果,現在回想起來,一直後怕不已。”
吳作榮當然明白華天宇指得是什麼,這個醫案最關健的環節就是‘嚇唬’孩子,如果換成別的醫生,就算敢出這樣的醫案,也未必敢下這樣的手,一但失手,造成的後果不堪設想,一般的醫生瞻前顧後,是不敢這樣治療的。
吳作榮感慨道:“大醫醫病,從不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這一點,你比我強。
天宇,是因為你有這樣精誠之心,才敢出如此之方,可不是初生牛犢,這是大醫精誠,有的人做了一輩子的醫生,也未必能做到這一點啊!”
能得吳作榮這樣的稱讚,在整個中醫界也沒有幾個人。
邵書斌詫異萬分,他了解吳作榮,他這個師兄輕易不夸人,雖然他對華天宇能以這樣的方式醫好田小姐孩子的病感到驚異,但也不至於當得起師兄這麼誇獎吧。
他哪裡知道,吳作榮早就有心把華天宇收到門下,元旦前夕,老先生在操場晨練的時候還特意找過華天宇,他對華天宇已經關注很久了,所以才會這樣誇獎他,他是想把華天宇收到門下,傳他的衣缽。
古代中醫傳承其實也是很講規矩的,可不是像現在的醫學院,像趕鴨似的,管你學不學,學生要畢業,要取得畢業證,不管愛學不愛學,都得硬著學皮學下去,不然就撈不到畢業證,這就是應試教育下的產物,一刀切,而不是因材實教。古時那些中醫大家選徒弟,那是層層篩選,首先是考驗學生的品德、忠誠,其次才是學醫的靈性。
只有培養出一個好徒弟才能把自己一生的行醫經驗,自己的醫術傳承下去,所以吳作榮很早已前就開始觀察華天宇,早有意將他收入門下,他帶的博士生很多,可是真正拜入他門下,視為能接自己衣缽的學生卻沒幾個。
華天宇被吳作榮誇得有些臉紅,老先生是用藥王孫思邈《大醫精誠》中的話來讚譽他。
“吳教授,您這樣說我,小子無地自容了。”
吳作榮笑道:“你也別謙虛了,我可是為了你過來的。元旦前我曾問過你要不要來我的碩士生班,你說你想參加工作,所以我沒有說什麼。
我這次來就是要和你們院長打聲招呼,我要特招你進我的博士生班,正好你在這裡,你現在可以告訴我了,有沒有興趣過來。”
聽到吳作榮的話後,華天宇不由一陣感動,老先生竟然親自為他的事情來找院長,可見他對自己的喜愛。
華天宇向吳作榮深施了一禮道:“吳教授,我願意到您的博士生班。”
“叫什麼教授,應該叫師傅了。”
邵書斌一眼就看出了他這位師兄的用意,這老兒是想把華天宇收入門下,這是要傳衣缽,君子成人之美,他自然要把話挑明。
華天宇一楞,隨後就明白了吳作榮的用意,連忙叫道:“師傅,請受徒弟一拜!”
吳作榮也不阻攔,笑呵呵的受了華天宇一拜,這是拜師禮,他受得起,等到華天宇拜完,他這才伸手把華天宇扶了起來,越看越是喜愛。
田蔓瓊沒想到吳老是為了華天宇而來,她也為華天宇感到高興。
“吳老,恭喜您收了一位好徒弟。”
吳作榮樂得嘴都有些合不上了,他對邵書斌道:“師弟,這人我可要走了,一會你把孫處長叫過來,把天宇的處分給消掉,其它的我不管。”
“處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