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3/4頁)
沸點12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滅秦,功居首位,即便不能如約封為關中王,至少也該把劉邦的家鄉封給他,或封得離家鄉近一點,以慰藉這支人馬的思鄉之情。項羽自己一門心思要衣錦還鄉,應該知道別人也有同樣的念頭(事實上劉邦的將士“日夜跂而望歸”)。然而他不。也許是出於對劉邦先入關中的忌恨,忌恨他搶了自己的鏡頭,竟然把劉邦打發到當時視為蠻荒之地的漢中,以至於劉邦一天都不願意在那裡呆下去(用劉邦自己的話來說,是“安能鬱郁久居於此乎”),終於引兵東討。從他一進咸陽宮就發呆不想走來看,劉邦原本也不是很有野心的人。如果當時項羽給劉邦一塊肥肉,沒準後來的事情就是另一個樣子。至少是,誰要鼓動劉邦反楚,總不太容易,而已然回鄉計程車兵也很難再讓他們重返戰場。(張良就看到了這一點:“天下已定,人皆自寧,不可複用。”)但是項羽偏不讓劉邦吃飽,這就逼得劉邦非吃了他不可。
不能替別人著想的人,其實對自己也缺乏體驗;而能夠以己度人的人,也多半有自知之明。劉邦確實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百無一能,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用計沒有謀略,打仗沒有武力。因此他把這些事情都放手交給別人去做,自己只做兩件事,一是用人,二是拍板。這樣不但避免了自己的短處,也調動了別人的積極性,一舉兩得。加上他明是非,識好歹,善於聽取別人意見,勇於糾正自己錯誤,又能容忍別人的過失,不拘一格用人才,也使得別人心甘情願為他所用,從而在身邊集結起一群英雄豪傑,並形成優勢互補的格局。比如樊噲有勇,張良有謀,韓信會將兵,蕭何會治國,簡直就是一個最佳化組合。結果他這個老闆當得非常瀟灑,也非常成功。項羽不懂得這個道理,自恃天下英雄第一,什麼都自己來,反倒吃力不討好,變成光棍一條。
項羽不知人,也不自知。不知道哪些是自己所長,哪些是自己所短,當然也不肯認錯。直到最後兵敗垓下,自刎烏江,還說是天要亡他,他自己什麼錯都沒有,真是“死不認錯”。劉邦則不同。劉邦也犯錯誤,而且犯判斷錯誤和戰略錯誤,但他肯認錯,也肯改。公元前200年,劉邦對形勢和軍情作出錯誤判斷(實則中匈奴誘兵之計),不聽婁敬的極力勸阻,親自帶兵挺進;深入敵方腹地,結果被匈奴圍困在白登(白登是平城附近的一個小城。平城即今山西省大同市。此役又稱“白登之圍”或“平城之圍”),幸虧用陳平密計(其計不詳)才能脫離危險。劉邦班師回到廣武(今山西省代縣西南陽明堡鎮),立即釋放關押在那裡的婁敬,向他賠禮道歉,承認錯誤,並封婁敬兩千戶,升關內侯。 。 想看書來
四 劉邦的長處(4)
這樣的度量,項羽就沒有。
看來,劉邦確實是英雄。他的公開認錯,便正是他英雄氣度的表現。中國歷史上,並沒有幾個帝王、長官或首領能做到這一點。他們只要一當上個什麼,就立即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是“天才”、“全才”,什麼都懂,什麼都會,什麼都能發表高見、作出指示,而且句句是真理,事事都正確。如果他那愚蠢的見解被部屬批駁,就會火冒三丈,或者懷恨在心。如果他的判斷錯誤和決策錯誤居然被實踐和事實所證明,那個提意見的人就會更加倒黴。公元200年官渡之戰,袁紹不聽田豐之勸而敗北,為了挽回面子,竟然殺了田豐(詳下章)。總之,他們只會用新的錯誤去掩蓋舊的錯誤,而決不會認錯,更不會公開認錯。劉邦的白登之圍事在公元前200年,袁紹的官渡之戰事在公元200年,兩事相差整整四百年,結局卻完全顛倒,精神的高下也不可以道里計。袁紹是個豪族,四世三公,貴不可言。劉邦是個流氓,一無所有,賤不可言。然而劉邦的氣度,卻不是袁紹之流可以比擬的。
劉邦不但大度,也細心。
劉邦這個人,表面上看大大咧咧,其實心細如髮。鴻門宴前一天晚上,他聽說項羽第二天就會兵臨城下,又聽說項伯可以從中斡旋,立即就決定和項伯拉關係,套近乎。但他並不馬上急不可耐地去見項伯,而是先問張良與項伯誰的年紀大。聽張良說項伯年長,便立即表態“吾得兄視之”。這就等於說自己和張良是“兄弟”。你張良的哥,就是我劉邦的哥。與張良平等,張良有面子;尊項伯為兄,項伯有面子。兩邊都討了好,劉邦實在聰明。
項羽卻很糊塗。項羽表面上婆婆媽媽,又是送湯又是送藥的,其實粗心得很,是個傻小子、馬大哈,或如武漢人所言,是個“體面苕”(長得漂亮又沒有心計的人)。劉邦到項羽軍中謝罪,說是臣與將軍同心協力,誅滅暴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