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帝”了,指的是日本“天皇”,才配“永受天佑”和“輝煌日月侔”。日本國歌“君之代”,講的是“天皇制”,從第一代“神武天皇”到二戰時的昭和天皇,一百二十七代,二千六百年,稱“萬世一系”。新“國歌”已完全沒有“滿洲國”的痕跡,“王道樂土”餡餅也沒了。此時的溥儀,在“新京皇宮”中,惶惶不可終日,如坐針氈,生怕日本人殺了他!
溥儀不是痴人說夢,是有根有據的。這就是末代朝鮮李氏王朝的遭遇,有前車之鑑。
1896年,朝鮮李氏王朝高宗宣佈該國號為“大韓帝國”,即帝位。1905年日俄戰爭後,日本剝奪韓國外交權,將其降為保護國,設日本統監直接統治韓國。1907年,純宗李拓即位,由於無後嗣,其弟李垠立為繼承人。同年12月,10歲的李垠被統監伊藤博文帶到日本讀書,後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並加入日本軍隊。1920年,他被安排娶日本皇族梨本宮的長女方子為妻,後改名李方子。1910年8月,簽訂《日韓合併條約》,日本吞併韓國。
溥傑與嵯峨浩於1937年4月3日結婚
歷史驚人地相合,溥儀無後,其弟溥傑也到日本留學,進入日本陸軍步兵學校學習,中尉軍銜;同時,被安排與日本皇族親戚嵯峨華族之女嵯峨浩結婚。所以未能實現吞併東北,因為沒有來得及,日本就戰敗投降了。
“日滿協和”(日滿親善)
“協和”一詞,不是中國話,是一種既不是中國話也不是日本話的新創造“協和語”。偽滿時期不但有“協和語”,還有“協和服”、“協和帽”!“協和”是甚麼意思?誰也不懂得。“滿洲國”建國初期,也不知道日本動了那根神經,跟“滿洲國人”套近乎。開始說,日滿是“友邦”;後來又提高為“親幫”;又說“同文同種”、“同心同德”、“共存共榮”。真可謂,好話說盡。好像哄小孩子一樣,生怕“滿洲國人”這個小孩子說“不跟你玩了!”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溥儀於1935年首訪日本。在日本,溥儀受到日本空前絕後的超規格接待!
1935年4月2日,溥儀首訪日本,著“大元帥”禮服,乘日艦“比睿”號,從大連啟航赴日。
在外交禮儀上,日本以遠超過接待其他國家元首的規格,日本史無前例的盛儀,接待溥儀!翌日,適值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祭日,溥儀在軍艦上,虛敬地躬身遙拜日本,即興感言,寫下:“海平似鏡,萬里航行;兩邦攜手,永固東方”,明志“日滿提攜”。
4月4日,軍艦行至日本九州西部,海面出現護航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高橋司令官指揮70艘軍艦,浩浩蕩蕩,隊長二十海里,以每小時12海里航速,迎接溥儀乘艦。艦隊鳴禮炮致意,溥儀軍禮回敬。好不威風!溥儀詩興大發,吟曰:“萬里雄艦破飛濤,碧蒼一色天地交,此行豈僅覽山水,兩國申盟日月昭”。
溥儀乘艦檢閱日本海軍艦隊(1935)
日本海軍士兵舉槍向溥儀致注目禮
6日8時,乘艦進入橫濱港,橫須賀起飛百架日本軍機,由航空司令松永帶領,做空中編隊表演。
日本陸軍將領迎接溥儀
溥儀從軍艦登陸日本橫須賀港
日本海軍舉行分列式接受溥儀檢閱
溥儀檢閱日本水兵
11時40分,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到東京火車站,親自迎接溥儀。晚6時20分,天皇設宴舉行歡迎會,會上“日滿親善”、“國運長久”,一片祝詞聲不止。此時的溥儀達到“日滿親善”的頂峰!溥儀一行在日本逗留到4月23日,返回“新京”。
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到東京車站迎接溥儀
溥儀首訪日本,是“成功”的。在日本,溥儀有點受寵若驚,“回國”之後,有點飄飄然。然而,日本這個民族,其優點是考慮問題細緻周密,考慮到每一個細節,做出完善的設計;他的缺點是多疑,善變。往往設計好路子,突然生疑,而不理智,走上反面,遭致失敗。這樣的例子,尤其是在重大謀略上,比比皆是。
溥儀深知此道,所以十四年的“皇帝”生涯,始終戰戰兢兢,沒有一天是消停的。說溥儀對日本疑神疑鬼,日本對溥儀也是疑神疑鬼。這就是“日滿協和”!
王道樂土
“王道樂土”是為日本的文化戰略服務的,遠不是今天一些文獻所描繪的“欺騙”,而是實在操作。中國有句成語“樂不思蜀”,日本讓東北人“樂不思中”!日本要在東北打造一個“王道樂土”現實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