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又拒不採納大將想乘隋先頭部隊孤軍深入立足未穩之機進行襲擊的建儀。。
正月二十日,陳叔寶在“兵久不決,令人腹煩”的情況下,決定孤注一擲,命令各軍出戰,在鐘山南20裡的正面上布成一字長蛇陣,魯廣達率部在最南方的白土崗列陣,向北依次為任忠軍、樊毅軍、孔範軍、蕭摩訶軍。但陳後主沒有給予大軍一個統帥,使得諸軍各自為戰,毫無背城一戰的統一決心。各軍行動互不協調,首尾進退不能相顧,這為後來的滅亡加快了腳步。
第十七章 南北統一
隋軍的大將賀若弼未待後續部隊到達,又一次衝動地率先頭部隊出戰南陳魯廣達部,雖初戰不利,但賀若弼燃物縱煙掩護撤退,爾後又集中全力攻擊蕭摩訶部使其潰敗,陳軍一部潰敗,全軍隨之瓦解。在這同一天,韓擒虎進軍石子崗(江蘇南京雨花臺),南陳大將任忠迎降,引韓擒虎一部直入建康的朱雀門,隋軍隨即攻入了建康都城。很快,城潰兵逃,南陳百官遁跑。後主陳叔寶自己也跑到景陽殿後,藏入井中躲避。隋軍衝進宮內,遍尋後主不見,最後發後主陳叔寶藏匿於枯井之,於是一國之主的陳叔寶狼狽地被隋軍擒獲。與之相比,時年十五歲的太子陳深沉毅安詳,安坐閣內,一旁有太子舍人孔伯魚侍立,隋兵闖入時,陳深安坐如常,併發言問候:“戎旅在途,非常辛苦吧”。成日攻伐殺戮的隋兵此時也為這位少年的雍容氣度所懾服,全都立於原地向陳深行軍禮。
運兵神速且一路領先打到建康城下的賀若弼,自以為必定能奪得滅陳首功,然萬萬沒有料到,他還是晚了一步,晚了關鍵之關鍵的一步。韓擒虎先進入南陳都城建康,並抓到南陳皇帝陳叔寶。首功被韓擒虎所得,賀若弼恨極,恨得食而無味,恨得夜不能寐,恨得咬牙切齒。應該來說他的恨是有一定道理的,他率領的軍隊激戰、鏖戰、死戰,掃清了陳軍的主力,卻為韓擒虎乘虛而入提供了機會。他氣不能平,要與韓擒虎爭個明白。後來還把這事爭到了楊堅的御前,他怒不可遏的申訴道:“臣在蔣山死戰,大破對方精銳部隊,顯耀了上國的威武,遂得以平定陳朝。韓擒虎少有大戰,豈能與臣相比!”韓擒虎毫不退讓,辯白道:“臣奉君旨,與賀若弼同時合勢,以取偽都。而賀若弼不遵君旨,竟然揮軍先行,逢敵而戰,以致將士死傷甚多。臣以五百輕騎,兵不血刃,直取建康,收降任蠻奴,擒拿陳叔寶,佔得府庫,覆滅其老巢。賀若弼直至黃昏之時,才扣北掖門,臣開城迎入,其充其量不過是將功補罪,豈能與臣相比!”賀若弼聞言大怒,拔刃刺向韓擒虎,幸被旁人勸開。
且說都城建康被隋軍攻下後,南陳尚領有長江中游、三吳與嶺南地區。開皇九年(589年)1月22日,英姿颯爽的楊廣意氣風發揮軍進入建康,隨即命令被俘的陳後主發令招降。堅守江夏的周羅睺、陳慧紀與守備長江中游諸城的守將陸續投降,三吳地區的吳州(江蘇吳縣)、會稽(浙江紹興市)二城堅守拒降,嶺南守將徐璒阻擋隋使韋洸於南康前,不願意歸附隋朝。於是楊廣親率軍南下三吳、嶺南等地征討,而後各地陳軍或受陳後主號令投降、或抵抗隋軍而被消滅。
楊廣一邊安排消滅陳國各地的抵抗勢力;一邊安頓吏民,斬殺南陳佞臣施文慶、沈客卿等人,為民除害;同時楊廣派高熲和元帥府記室官裴矩蒐集圖書古籍、封存府庫,對江南資財一無所取,江南民眾都稱頌楊廣的賢德。在他的指揮下,得陳國三十州,一百郡,四百縣,軍功赫赫,隋朝最終得以統一南北。
在後來編寫許多的野史甚至正史中對於楊廣指揮的這場統一戰爭完美的找不到楊廣一絲的瑕疵時,為了汙衊和證明楊廣是一個好色之人。便塗改歷史說楊廣進入建康城後派屬官高德弘去取拿陳後主的妃子絕世美女張麗華,而高熲以“從前姜太公蒙面斬妲已,今天怎能留下張麗華這個禍水”為由拒絕理會楊廣要求的同時並把張麗華給殺了,從而楊廣就記恨上了高熲並在即位後找了個理由把他給殺了。可是《陳書》記載“及隋軍陷臺城,妃與後主俱入於井,隋軍出之,晉王廣命斬貴妃,榜於青溪中橋”,這張麗華明明是被楊廣親自下令斬殺的,但是一些後來的編寫史書的史官與寫野史的文人騷客為了迎合唐初時唐王朝所宣稱的楊廣是昏庸好色之徒,而去塗改那對於楊廣本是完美的一次江南行。其實他們的編寫是經不起推斷與歷史事實的對質的,後文中我會透過事實來證明在歷史的長河中一直被人認為是昏淫好色的楊廣其實並不是傳說中那樣的,他對女色起碼很節制。
開皇九年(589)四月,楊廣把陳後主陳叔寶和陳國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