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胥溪、胥浦是大運河最早成形的一段,相傳是以吳國大夫伍子胥之名命名。當時位於中國東南吳國的國王夫差,為了爭霸中原,向北擴張勢力,在公元前486年引長江水經瓜洲(今江蘇省邗江縣南部)北入淮河。這條聯絡江、淮的運河,從瓜洲到末口(今淮安附近),當時稱為邗溝,長約150公里。這條運河就是京杭大運河的起源,是大運河最早的一段河道。後來,秦、漢、魏、晉和南北朝又相繼延伸了河道。
第二個時期就是隋朝時期,也是楊廣的大業年間。楊廣繼位後,他認為關中與山東、江南、河北等地,道路遐遠,便將都城東遷,營建了東都洛陽。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經濟雖然發展較快,但所需大量的糧食仍需江淮地區供應。但陸路運輸,速度慢,運量小,無法滿足需求,因此開通運河就成為當時的需要。同時為了加強對東北和江南地區的控制,楊廣與大業元年(605)開始開鑿一條貫穿南北的大運河,大運河共分為通濟渠、永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這四段雖然不是同時開鑿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