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不會騎。
不過好像李世民也知道,看完三輪車之後,就直接帶著眾大臣進屋去了。
“小亦,圖紙。”李世民剛見林亦進來就開口要圖紙。
“什麼圖紙?”林亦不知道李世民到底是要哪一種東西的圖紙。
“廢話,當然是所有的。”
林亦無語,他忘了乾爹的貪心了。
“還有,這次朕這麼急著找你回來,是因為水塔的事。現在已經進七月了,自從四月初下了一場小雨之後就旱到現在,所以水塔的事必須加緊了,朕已經在關內各地開始打水塔的地基了,現在你也回來了,最近就辛苦一點吧。”李世民一本正經地給林亦下任務。
林亦點點頭,這個他早就料到了。要不是有事非他解決不可,那麼也不會這麼急著將他抓回來。本來是不願意當勞工的,但看在乾爹那麼痛快的給他錢建魔法工廠的份上。還是應了下來。
李世民見他答應了,很欣慰,他還以為這孩子會跟他討價還價一番呢。之後他又將目標轉到了房玄齡的身上。
房玄齡現在任中書令。同時兼任戶部尚書,按說這是不合理的,但是戶部是錢袋子啊,交給別人,李世民可不放心。
“玄齡,如今在各地興建的義倉如何了?”這關係到民生問題,所以李世民很是關心。
“正在修建,各地的官員都比較配合,只是現在糧食還不太夠。”
“裁撤官員進行的怎麼樣了?”李世民轉而問長孫無忌。
“稟皇上,在京的官員現在已裁撤大半。機構精減了不少,現在剩下的八百人左右,也都是很有才學的務實官員,各地外放的官員,現在正在統計。在今年年底的時候有望裁撤完畢。”長孫無忌可是頂不了少的罵名,但為了大唐,他也只能認了,這就是現在李世民還沒讓他入尚書省的原因。…;
“皇上,今年是元年,應該開恩科的。更何況我們也得培養一些有才學的務實之士。”杜如晦建議道。
“臣附議。”魏徵也很贊同。
李世民點點頭,“那就這麼辦吧,將恩科放在十月。”
“恩科?考試做官嗎?都考些什麼?”林亦好奇地問。
“自然是考孔孟之道,學問不好,心地不善怎能做官?”李世民似笑非笑地回答林亦。
“那有什麼用?我倒是覺得應該按官職定考試內容,考學問的話,這樣的人進來就專心做學問。若是任地方的縣令,則更應該考些農業知識和民生的各方面,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官啊。”林亦不明白,為什麼連因人致用的道理都不懂呢?
“呵呵,小亦啊,那些讀書人十年寒窗苦讀,可就等著科舉榜上有名呢?你現在改了考試內容,不是讓他們的努力付諸流水嗎?”杜如晦也是讀書人,難免對讀書人有些同情。
“怎麼會呢?他們當然也可以考啊,考上了可以幫大唐編書嘛,這才叫因人致用。”
林亦的話音落了,但甘露殿中一片靜默。
“我剛剛聽眾位大臣不是說要務實的官嗎?那麼這樣選拔是最合適不過的,為什麼眾位大人卻不認同呢?”林亦很是不解。
李世民眯著眼皺著眉,一副苦惱的樣子。
眾位大臣也是低頭深思,誰也不講話,只有秦瓊和程咬金這兩人在打量著眾人,科舉的事,是沒他們插話的餘地的,但憑心而講,他們贊同林亦比較多。
“小亦,你先下去,把你的想法寫成奏摺呈上來。”李世民開口打發了林亦。
“叔寶,你和咬金也先回去吧。”
林亦無奈地跑去東宮寫奏摺去了。他這是不是多事嗎?還給自己攬活,但讓他放任大唐走彎路,他又看不下去,誰讓乾爹沒把他趕出去,非讓他聽到了這麼多呢。真是天生勞苦的命啊!
一片寂靜的甘露殿中,一個清朗的聲音響起。
“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魏徵朗聲說道。
“這句話能改變流傳以久的科舉制度嗎?”李世民不確定。
“臣覺得現在是個好機會,今年本就不是科舉之年,只是皇上開恩科選人材,所以與以往不同也是情有可緣的。”杜如晦接話道。
“貞觀元年,起始之年,正是改變的好時候。”房玄齡贊同道。
“臣來組織。”長孫無忌勇敢地站出來背黑鍋。反正他也得罪了不少的官員了,還差幾個連官員都不是的讀書人嗎!
“我們先看看小亦的奏摺再說。”李世民點了點頭,看來大家都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