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是他的名字嗎?
裴姨娘說燕王叫蕭放,那這蕭淮定然喚的是他的兒子沒錯了。
她之前見到的這位能令到百姓都得跪地山呼的燕王世子,與她所看到的他實在太不一樣!
之前的他是隨意的,隨興的,完全不在乎世俗的。
而眼下監審臺上高高在上的他,冷凝,高不可攀,威懾四方。
況且這與他露面之前她對燕王世子的設想也不同。
她以為一個藩王府,再怎麼勢大也大不過她所認識的那些,但她明顯想錯了,大周的這個燕王府,看起來竟像是他們真正的執政王!
她忽然想起曾經從珍珠她們平日閒言碎語裡聽到的資訊。
大周先皇李錠原是大同府的副都督,十六七年前突然聯合起西南,東南,各地拓跋軍官在原地起兵。
如今的太后鄭氏當年乃是李錠身邊的侍妾,因為某些原因一直隨軍在側,所以地位殊然。
定國後李錠的原配陳氏被冊立為皇后,當時宮裡后妃說多不多,高高低低也有十數人。
但最為受寵的仍然是被冊封貴妃的這位鄭氏。
而鄭貴妃因為智勇雙全,在攻打進京的路氏幫助李錠定下過許多決策,加上又甚會收服人心,因此,即便是定國後她也時常在勤政殿替李錠分憂。
但顯然後宮裡不會有人樂意見到鄭氏專寵。
尤其陳皇后的地位也愈顯尷尬。
於是經歷過一番不為外人所知的宮鬥後,陳皇后於建康五年薨了,留下的太子也在次年被廢。
隨後幾年後宮皇子但凡比鄭太后所生皇子年長的皆無故死去,直到建康八年,鄭氏的兒子李煦被立為太子,鄭貴妃也被加封為皇貴妃,這場宮爭才算落幕。
如今李錠存世的皇子只存下三個,當中一個便是如今龍位上的昭慶帝。
還有兩個倒是皆封了親王,只是一個去了雲南,一個去了廣西。
太妃們有子的從子,無子的皆退去西宮養老。
說起來,留在京師的反倒只有燕王這個異姓藩王。
在如今宮裡只有鄭太后孤兒寡母的局勢下,燕王府的存在於大周來說意味著什麼,也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