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尉,名叫羅文。如果有人能把信送給加西亞,那這個人必是羅文。”後來,羅文不但把信送到了,還帶回了加西亞的回信,在美西戰爭中功不可沒。
《把信送給加西亞》一書中,作者極力褒揚的是羅文接到任務後,沒有問“加西亞在哪兒,他長什麼樣,我怎麼找到他”等,而是二話不說,轉身就走,然後乾淨利索地完成了任務。
作者還拿現實中的例子對比,說明大多數人工作的時候,總要找些藉口,或不肯盡全力,或不積極主動。一番褒貶之後,作者號召我們都要做那個“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
羅文身上最難能可貴的精神是什麼?大多數把它歸結為“主動性”,就是能夠調動身上所有的細胞,主動去完成某項工作。其實,關鍵還不止是這些。
簡單點說,你不光要主動,還必須能把事情“搞定”,這也就是我們前文說的“Can…Do”精神。不管這件事有多難,不管你手上資源夠不夠,只要領導把工作交給你了,當你交差的時候,你必須完完整整地把這事“搞定”。你不應該讓領導替你把關,不要等交差時讓老闆挑出一堆毛病。
事情交給你去辦,你就要為這件事完全負責。爭取做到讓領導說:“你辦事,我放心!”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咱們當老闆了,手下的弟兄一個個的都不能獨當一面,那你得多難受啊!你肯定願意把事分給最靠譜的弟兄去辦。就像《我的兄弟叫順溜》中,三營長經常說“保證完成任務”,陳大雷也是有事就喊“三營長”,即便三營長死了,他還是習慣這麼喊。
“搞定”只是一個基本要求,如果你能做得更進一步,超出領導的預期,那就更了不得了。麥金萊派羅文去送信的時候,沒指望他能回來,只希望他能把信送到。但是羅文不但回來了,還帶回了加西亞的回信,這就是超額完成任務。
即使拋開為自己工作這樣的想法,把事情乾淨利索地搞定,還是一種贏者的心態。既然接了這個活,就必須把他做好,否則就乾脆不做。
老外最怕別人說“You are a loser”——你是個失敗者。近來,國人將“loser”翻譯成“廬舍”,還有人成立了反廬舍聯盟。如果你不想做一個失敗者,那就相信你自己,做一個“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只要有你,就沒有不可能。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別忘記了目標(KPI)(1)
如果上面寫到的幾點你都能做到,你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但是我們還是不能忘乎所以。關鍵時候抬頭看看路、看看方向有沒有錯。任何人在工作中都有自己的業績指標,英文叫KPI (Key performance index,即關鍵業績指標),如果你忙忙叨叨半天,與自己的KPI背道而馳,那無論你做了多少,也是勞而無功。
·記住你是來幹啥的
下面這個小故事很有意思,看看你是否會有感觸。
有一位父親,帶著他的三個孩子到沙漠裡去獵殺駱駝。他們到達了目的地後,父親首先問老大:“你看到了什麼呢?”老大回答:“我看到了駱駝、藍天、白雲,還有一望無際的沙漠。”父親不置可否,又以相同的問題問老二。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獵槍、駱駝、藍天、白雲,還有一望無際的沙漠。”父親轉過身來問老三:“你看到了什麼?”
老三隻說了兩個字:“駱駝。”父親對三個孩子說:“別忘了我們來這兒是幹什麼的。”
其實,故事中的情景,會經常在工作中出現。雖然有時候你沒有忘記目標,但是你的關注點太多,分散了你的目標。相信很多朋友都給上司做過PPT,做過資料分析。我發現很多朋友願意蒐羅一大堆的資料,畫漂亮的圖表,但是忘記了做這些東西的目的是什麼。
我大學畢業不久,在一家報社實習,總編輯讓帶我的一個老師做一個當地報業的比較分析,我的任務是幫這位老師查資料,然後老師把資料統計起來。她確實是個細心的人,除了我提供的資料之外,她自己還找了很多,並且還做了很多好看的圖表,有柱狀的,有折線的,還有餅形圖,我當時覺得她做得真好看。
那時,我租的房子離報社很近,下班了也不願意回家,就在報社裡面廝混。無意中,我發現總編輯正在屋子裡面玩剪紙,我當時覺得很奇怪,以為這是他的愛好。第二天,我們收到了一張紙,這張紙上貼滿了小紙條。再一細看,這不是我們交上去的報告嗎?沒想到30多頁的報告,返回來就剩一張紙了。總編輯跟我那老師只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