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任何問題,美麗賢惠的女子,無意地充當了“禍水”的角色,最終淒涼地墜樓身亡。當我們憎恨高俅等人的所作所為時,也應該思考一下,作為丈夫,林沖在他妻子的悲劇中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面對威脅,林沖不得不進行艱難的人生選擇,他真正的“無奈”又是什麼?
林沖的幸福生活
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有一身好本事。他的面目“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與《三國演義》中的張飛一樣,而且兩人同使一樣的兵器——丈八蛇矛。他有一個年輕賢惠美貌的妻子,而且和丈人的關係很好。雖然只是一箇中級武官,小日子過得其樂融融。他很滿足,不想有什麼變化。在現代社會這叫“中產階級心態”——維持現狀。以他的本事足以勝任自己的職位,物質上,有一份不錯的工資,可以買一些他喜歡的東西,如減價的寶刀。精神上沒有什麼壓力,妻子丈人都非常體貼他,不論從哪方面看,這都是非常幸福的一家人。後來,他結識了魯智深,兩人一起舞槍弄棒,舒活筋骨,談談武術,兩人性情相投,結為異姓兄弟,一旦有難,相互照應。這在香港版的水滸電影《英雄本色》裡有很充分的表現。以林沖為中心的這個小圈子裡充滿幸福生活的氛圍。這種生活環境是林沖形成忍讓有時甚至有些懦弱的性格的溫床。
小說開頭說,禁軍槍棒教頭是王進。因為王進曾經棍打街頭無賴高俅,突然之間高俅成為殿帥府太尉,王進只好悄悄地逃走了。書中並未介紹王走後由何人接任禁軍槍棒教頭。而林沖明顯是王進出走後才開始擔任職務的。林沖此時上任,可能是升職,這就必須得到上司高俅的同意。這樣,高似乎對林沖有著某種知遇提攜之恩。這就為後文林沖對高衙內的容忍提供了理由。
當時,高俅剛上任,王進出走,為求穩定,同意林沖的任職。讓各位同僚明白他絕非無能之輩,也能知人善任。高俅本是街頭無賴,卻有兩項絕招:一是會蹴鞠遊戲,會某項遊戲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關鍵是這種遊戲君王也喜歡,大宋端王就酷愛蹴鞠;二是能奉承討好君王,有機會和君王踢球,討好是必要的,但要做得恰到好處卻難,高俅卻能把握好火候,使得端王非常高興。等到端王作了皇帝,高俅跟著也平步青雲——作了太尉。這一過程路人皆知。雖然前面說,他本是街頭混混。但是,他非常瞭解官場之道,官做得很穩當。能與蔡京等人並稱為“四大奸臣”,沒有能耐是不行的。關於高俅在《茶香室三鈔》裡有一段文字:
宋王明清揮塵後錄雲:高俅者,本東坡先生小僮,筆札頗工。東坡自翰苑出帥中山,留以予曾文肅。文肅以使令已多辭之。東坡以屬王晉卿。元符末,祐陵為端王。在潛邸日,與晉卿善。在殿廬解後,王雲:今日偶忘記帶篦刀子。欲解以掠鬢,晉卿從腰間取之。王雲:此樣甚新可愛。晉卿雲:近並造二副,一猶未用,少刻當以馳內。至晚,遣俅齎往。直王在園中蹴鞠。俅睥睨不已。王呼來前曰:女亦解此技耶?曰:能之。漫令對蹴,遂愜王意。因大呼隸輩雲:可傳語都尉,既謝篦刀之賜,並所送人皆輒留矣。由是日見親信。逾月,王登寶位。不次遷拜,循至使相。偏歷三衙者二十年,領殿前司職事。然不忘蘇氏,每其子弟入都,給養問恤甚勤。靖康初,祐陵南下,俅從駕至臨淮,以疾辭歸京師。當時如童貫、梁師成,皆坐誅。而俅獨死牖下。今小說衍說高俅事,與此正合。'1'
林沖:那一紙羞恥的休妻書(2)
讀到此文或許有些驚訝:大奸臣高俅與文豪蘇軾竟有如此親密的關係!而且他頗有能耐,人品也好,知恩圖報,最後得以善終,比《水滸傳》裡的高俅要可愛得多。但兩者同時說到一個問題:高俅從一個地位低下的街頭混混或者說書童而得以成為朝廷高官,主要是因為他精通蹴鞠這種貴族遊戲而討得君王的歡心。這可以反映出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官員的升遷和任用不是靠正統的科舉或推薦,幾乎完全依據君王的喜好。證明這個時候,宋政府的政治體制已經完全*;其二,君王任用官員不問臣子的才德而只顧自己的喜好,這表明作為君主,他的著眼點已經不在治國而在自己享樂,那麼國家肯定處於一片*之中。對比一下大文豪蘇軾的“倒黴”與大奸臣高俅的“走運”,就不難探知封建皇帝的用人原則是臣子是否時時為皇帝著想,是否具有奴性。這也是岳飛被殺,秦檜、高俅等人卻長享榮華富貴的根本原因。小說的背景是宋王朝的後期,那是一個臭名昭著的昏君與奸臣當權的年代。
高俅漸漸站穩了腳跟,發現林沖並非他喜愛親近之人。中國官場的權力傾軋形式是經常“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