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原匈奴降將歸義侯復陸支和伊即軒等人為嚮導,長驅兩千餘里,不料未遇單于主力,卻碰上了左賢王,雙方激烈交戰,匈奴不敵,向北逃竄。大軍遂乘勝追擊,向狼居胥山方向挺進,欲將殘餘勢力逐一剿滅。
而衛青部,穿越大漠,卻在搜尋左賢王部隊的途中,遇到單于主力,衛青當即部署戰局,以車戰之法,分部,交戰數日,傷亡慘重。
就在激戰之時,伊稚斜逃走,漢軍發覺時便迅速追擊,,馳行百里,也未發現單于的去向。衛青率軍追至真顏山趙信城,繳獲了匈奴屯集的糧食等軍用物資,補充軍需,燒城班師回營,算之小勝。
從東路出擊的郎中令李廣和趙食其軍,由於迷失了方向,未能如期到達漠北,等衛青率軍回師行至漠南時,才與李廣軍相遇。
李廣便因自己過失,又念及一生戎馬,犯下此等錯誤,無顏面對天子,愧對部下,遂當即揮劍自刎。
後太史公《史記·李將軍烈傳》有載: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垂涕。
平陽公主如期入宮,卻先到了我的猗蘭殿,故人許久不見,自是生疏。
她保養得極好,並不見老,面對昔日的“主人”,不禁有些感慨,曾經滄海。
她率先開口打破了平靜,“您如今雖貴為夫人,可在我看來,仍是那個能歌善舞的小姑娘。”
我笑了笑,引她入座,“本宮亦是不忘公主照拂,若沒有公主引薦,便不會有如今的我。”
她望著我,嘆了口氣道,“我性子直,並不會過多掩飾,此番進宮,自是有事相擾。”
“不知公主何事?”我命人沏上茶水。
她神色微轉,凝眸道,“是關於大將軍之事。”
我放下茶杯,道,“公主應去皇后娘娘那裡,更為妥當,本宮無力相助。”
“皇上早已對衛氏備有戒心,如今軍中出了此等大事,朝堂上言論又對大將軍多有不利,只怕陛下…”
我靜靜聆聽,若不是鬧的如此沸揚,平陽公主萬不得已,也不會低聲求我,而衛青於我有恩,我亦不願看他受累。
可我的任何舉動,已不僅僅是個人之事,那代表了李氏和衛氏之爭,可輕可重。
我有些猶豫道,“此事我不便插言,陛下的性子您應是瞭解的,而我只是夫人,並無多少分量。”
“別人也許無用,可陛下對你卻是不同的,你的一句話,便勝過旁人十句。”她抓住我的手,急切道。
僵持了片刻,我抽回手道,“我盡力而為之,公主放心,將軍定會無事。”
若沒記錯,衛青是病死終老,這些旁枝末節對他的一聲,並無多大影響,看著平陽公主焦急的神態,我只能選擇沉默。
她待衛青之心,天下人皆知。公主與騎奴,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不單純,從我在平陽府的第一天便知道。
李廣的喪禮辦的頗為隆重,這也算是劉徹對他的一點補償。
果然,此事傳開之後,便另有別論,風傳衛青與李廣不合,又道他無容人之心,更有甚者,竟說衛青狼子野心,暗地逼死李廣,以除異黨,將兵權集中於衛氏手中。
衛青那般穩重忠義之將,我絕不會相信此事是他所為,眼看朝堂不寧,矛盾愈演愈烈。
喪禮半月後,戰局逐漸穩定,我便趁晚間用膳之際,屏退了宮人,將衛青之事同他說出。
劉徹只淡淡道,“是姐姐央你求情?”
“是,但不全是。”我如實道。
“朕心中有數,大將軍的為人,朕信得過,你不必擔憂。”
“公道自在人心,只是平陽公主心切,陛下也應該體諒。”我知道不必再過多言語。
“朕的姐姐寡居多年,該是時候了。”劉徹盡是瞭然,遂又用起飯來。
“不如,”我試探道,“陛下促成這一樁美事。”
他放下木箸,“看來天下人皆是看透了。”
“他們感情篤厚,終成美眷也屬自然。”
“你的想法果然大膽,”他眯著眼眸,飲了一口酒道,“不過卻頗有道理,朕會考慮愛妃的提議。”
“謝陛下。”我委婉地笑,心情卻有些激動,原來他們的婚禮,竟是有我的一份功勞在內。
作者有話要說:遲到的中秋祝福,祝大家工作學習一切順利!
94
94、自古美人如名將——封狼 。。。
劉徹一連數日,皆留宿椒房殿,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