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難?”
柳扶風道:“這就是帝王的苦處,閣邏鳳是個有遠慮的國君,雖然打是打贏了,但唐朝與南詔相比,各方面都要強上十數倍,如果不是這樣,當時的唐朝高宗皇帝李隆基,又怎麼會輕易放棄攻打南詔呢?何況南詔曾經與吐蕃一起反唐!”
柳雨燕似懂非懂地問道:“要打便打,為什麼要如此呢?何況還有吐蕃幫忙!”
柳紫霞道:“燕兒,有些事情,我們普通百姓是不會明白的,就算明白了,又能怎樣?問這些幹嘛?”
柳扶風道:“唉!”“孩子願意知道些歷史,那是好事,應該支援才是!”
柳紫霞道:“但知道了,又有什麼用呢?何況我們一介女流,又不能精忠報國,當什麼大將軍之類的,還是學些有用的東西!”
柳扶風道:“當什麼大將軍到也不必要,但往往這些歷史中的大是大非,可以讓孩子增長些見識,同時也可以教育孩子,在說古代的花木蘭不也是女人,照樣成為大將軍!”
柳紫霞道:“娘總是能說出些道理,隨你便吧!”
柳雨燕見外婆和孃親辯嘴,岔開了原來的話題,急道:“外婆,快說呀,那是為什麼呢?”
柳扶風道:“好吧!”“哎,燕兒,剛才外婆講到哪裡了?”
柳雨燕道:“剛才外婆講到‘唐朝高宗皇帝李隆基不會善罷甘休’這裡。”
柳扶風道:“記起來了,你還問我了個問題,對嗎?哦,問什麼來的?人老了!記性也不好了!”
柳雨燕道:“我問外婆,閣邏鳳為什麼怕唐朝?”
柳扶風道:“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原來南詔與唐朝是一夥的,後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兩家在利益上起了衝突,南詔就與吐蕃成一夥了,後來又出了些事情,吐蕃與南詔也鬧翻了。這南詔國夾在吐蕃與唐朝之間,與兩家都為敵對。”
柳雨燕道:“外婆是說,當時吐蕃和唐朝都與南詔是敵對,但吐蕃和唐朝的關係也不好?”
柳扶風道:“對,燕兒說得不錯,南詔既然剛與吐蕃鬧翻,再和好便是難上加難,何況這又不是小孩子玩耍的事情!”
柳雨燕道:“外婆,那與唐朝就容易和好了嗎?就是外婆剛才與我和好,也是費了好多力氣的,何況他們那麼大的事情!”
柳扶風道:“這是因為,當時閣邏鳳雖然已經小勝唐朝數次,大勝兩次,但他都歸還了對方的俘虜,表示求好!”
柳雨燕道:“既然勝了,又怕他幹嘛?”
柳扶風道:“多個朋友好?還是多個敵人好呢?再說,當時吐蕃還對南詔虎視眈眈,不懷好意!”
柳雨燕道:“自然是多個朋友好!”
柳扶風道:“對呀,當時南詔連勝,正是議和求好的機會,勝了說話自然有份量些!”
柳雨燕道:“那難道唐朝近二十萬將士的性命就這樣算了嗎?”
柳扶風道:“最主要的是當時閣邏鳳做了三件事,一是為李宓將軍修建廟宇;二是將唐軍將士分別安葬於下關西洱河畔的萬人冢,鳳儀地石渠的天人冢和海東挖色村的百人冢;三是立南詔德化碑。三件事都是表達南詔議和求好之誠心。”
柳雨燕道:“這三件事能挽救近二十萬人的性命嗎?”
柳扶風道:“何止二十萬,兩軍交戰各有傷亡,那是必然,南詔國一定也損失不小,但這樣做絕對能避免更多的傷亡,冤冤相報何時了呢?何況繼續打仗,吃苦的還是普通百姓,上天有好生之德,難道這樣不好嗎?”
柳雨燕道:“這樣當然好,不過我說的是,難道唐朝能這樣算了嗎?”
柳扶風道:“這三件事,件件能軟李隆基的心,最主要的是那塊南詔德化碑!”
柳雨燕道:“一塊碑文,竟有如此神力?”
柳扶風道:“那塊碑堪稱天下第一碑,全碑兩面共有四千多字,正念反念都是一個意思,但不能多一個字,也不能少一個字,字字能抵億萬金,聽說是神所撰寫而非人撰寫的,所以也叫神碑。”
柳雨燕道:“哦,原來是這樣,相信其他景點也有好聽的故事!”
柳扶風道:“當然有,外婆可以都給你說說!”
柳雨燕道:“外婆,那些故事以後再說,燕兒還是想聽十八年前的滅門大戰!”
柳紫霞道:“你外婆給你講點蒼山,卻說漏了兩個最漂亮的景緻,一個是‘望夫雲’,一個是‘蒼山雪’。”
柳雨燕道:“望夫雲,一定很神奇,娘,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