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部分 (第3/4頁)
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將,十分忙碌。張無忌道:“敏妹!”趙敏應道:“嗯,怎麼?”張無忌微遲疑,道:“沒甚麼,我隨口叫你一聲。”他本想與趙敏商議打退元兵之法,以她之足智多謀,定有妙策,但轉念一想:“她是朝廷郡主,背叛父兄而跟隨於我,再要她定計去殺自己蒙古族人,未免強人所難。”是以話到口邊,又忍住了不說。趙敏鑑貌辨色,已知其意,嘆了口氣,說道:“無忌哥哥,你能體諒我的苦衷,我也不用多說了。”
張無忌回入室中,彷徨無策,隨手取出趙敏昨晚取來的那兩束紙片,看了幾頁“九陰真經”,又再翻閱“武穆遺書”,披覽了幾章,無意中看到“兵困牛頭山”五個小字,心中一動,仔細看下去,卻是岳飛敘述當年如何為金兵大軍包圍、如何從間道脫困、如何突出奇兵、如何內外夾攻而大獲全勝,種種方略,記敘詳明。張無忌拍案大叫:“天助我也!”掩住兵書,靜靜思索,這少室山上的情勢,雖與岳飛當年被困牛頭山時的情景大不相同,然用其遺意,未始不能出奇制勝。他越想越是欽服,暗想嶽武穆果是天縱奇才,如此險著,常人哪裡想得到,又想用兵之道便如武功一般,若是未得高人指點,高下巧拙,相去實不可以道里計。他以手指蘸了茶水,在桌上繪畫圖形,雖覺行險,卻未始不能僥倖得逞,心想以寡敵眾,終不能以堂堂正正之陣取勝。當下心意已決,來到大雄寶殿,請空聞方丈召叢集雄。片刻間各路英雄齊到殿中。張無忌居中一站,說道:“此刻韃子兵馬聚集山下,料想不久便會大舉攻山。咱們雖然昨日小勝,挫了韃子的銳氣,但韃子若是不顧性命的蜂擁而上,究屬難以抵擋。在下不才,蒙眾位英雄推舉,暫充主帥。今日敵愾同仇,請各位暫聽在下號令。”群雄齊道:“但有所命,自當凜遵,不敢有違。”張無忌道:“好!吳旗使聽令!”銳金旗掌旗使吳勁草踏上一步,躬身道:“屬下聽令。”心想:“教主發令,第一個便差遣到我,實是我莫大榮幸。不論命我所作之事如何艱危,務須捨命以赴。”張無忌說道:“命你率領本旗兄弟,執掌軍法,哪一位英雄好漢不遵號令,銳金旗長矛短斧齊往他身上招呼。縱然是本教耆宿、武林長輩,俱無例外。”吳勁草大聲道:“得令!”抽出了懷中一面小小白旗,捧在手中。吳勁草本人的武功聲望,在江湖上未臻一流之境,旁人對他原不如何重視。但自那日廣場上五行旗大顯神威,群雄均知他手中這面白旗所到之處,跟著而來的便是五百枝羽箭、五百根標槍、五百柄短斧,任你本領通天,霎時之間也是成為一團肉醬,是以見他白旗展動,心中都是一凜。原來張無忌翻閱《武穆遺書》,見第一回便說:“治軍之道,嚴令為先。”他知這些江湖豪士向來人人自負,各行其是,個別武功雖強,聚在一起卻是烏合之眾,若非申令部勒,令人人遵從指揮,決不能與蒙古精兵相抗,因此第一件事便命銳金旗監令執法。張無忌指著殿前的一堵照壁,說道:“眾位英雄,凡是輕功高強,能一躍而上此堵照壁的,請一獻身手。”群雄中登時有不少人臉現不滿之色,心道:“這是甚麼當口,卻叫我們來幹這無關緊要的縱高竄低?”有些前輩高手更覺他小覷了人,大是不愉。張松溪排眾而出,說道:“我能躍上。”躍上照壁,輕輕從另一面翻下,武當派梯雲縱輕功名聞天下,以張松溪的能耐,要躍過這堵照壁可說不費吹灰之力,但他毫不賣弄,只老老實實的遵令躍過。接著俞蓮舟、殷梨亭、楊逍、範遙、韋一笑、殷野王等高手一一遵行,只見群雄如穿花蝴蝶,接二連三的躍過牆去,有的炫耀輕功,更在半空中演出諸般花式,躍到西百餘人,餘下便再無人試。這堵照壁著實不低,若非輕功了得,卻也不易一躍而上。群雄武功修為不同,往往擅於拳腳兵刃的,輕功便甚平常,江湖上的成名人物無不有自知之明,決不肯當眾自暴其短。張無忌見這四百餘人之中,少林派僧眾佔了八九十人,心想:“少林是武林中第一大門派,果然名不虛傳。單以輕功一項而論,好手便遠較別派為多。”於是傳令道:“俞二伯、張四伯、殷六叔,請你們三位帶同擅長輕功的眾位英雄,虛張聲勢,假裝寺中人眾盡數逃走,引得敵軍來追,一到後山,即便如此如此。”武當派俞張殷三俠齊聲接令。張無忌一一分派,何者埋伏,何者斷後,何者攻堅,何者側擊,俱各詳細安排。楊逍等見他設計巧妙,而佈陣迎敵,又如此井井有條,若有預謀,無不驚訝,卻不知他乃是襲用嶽武穆遺法,只是因地形有異、部屬不同,而略加更改而已。
張無忌分派已畢,最後說道:“空聞方丈、空智神僧兩位,請率同峨嵋派諸位,救護死傷。”周芷若既不在山上,峨嵋派無人為首,張無忌自覺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