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畢竟趙雲號、馬超號、黃忠號五百噸的體量運力驚人,而北方倭國還沒有鉅艦大炮,噸位小些的衛青號、霍去病號,魏延號等戰艦的武備足夠使用了。
至於蝦夷地的阿努伊人只有可憐的漁船,更是不值一提。
這是趙烈敢於帶著大批人員直接登陸的因由。
此外還有五艘飛剪船伴隨,船隊滿載兩個千總隊,三個炮百總隊,三千強壯的遼民,千匹濟州馬,萬石糧食、水泥、食鹽、雜貨等向東駛去。
由於泰山號和華山號吃水太深,此番被放棄了,留在濟州運送石島難民。
由於是順著洋流航行。又是夏季順風,整個船隊保持**節的航速,天黑時。為了防止船隻相撞,船隊降下了主帆,在船頭、船尾掛夜航燈,每艘船拉開到一里半的船距,以每小時兩節左右的航速緩慢行進。
凌晨時分,海上出現了大霧,每艘船上的夜班水手啟動了緊急備案。大部水手開始當班,瞭望臺設雙崗。
趙烈也被驚醒,看到霧中行駛的船隊。他忽然有了時空交錯的錯覺,很有後世影片加勒比海盜中霧中行船的韻味。
唯一不同的是真實的霧中行船不是靜謐的,而是甲板水手和瞭望哨不斷喊話交流,甚至和前後船隻水手喊話提醒。防止相撞。
船隊就在濃霧中摸索前行。
辰時初大霧消散。水手們在吃過早飯後,船隊升起主帆,加速駛向東北,半個時辰後,一片陸地隱約出現在北方,對馬島就在此處。
由於為了藉助洋流的作用,艦隊走的是對馬島與九州之間的海峽,所以出現在北方的陸地就是對馬。
對馬早年間是朝鮮的屬地。後來被倭國大名侵佔,因此。到此時為止,朝鮮仍然宣傳對對馬擁有主權,而倭國天皇和幕府更是將大名分封於此。
如今的對馬大名更是對兩國稱臣、上貢,在豐臣侵朝後,朝鮮和倭國出於顏面沒有恢復交往,表面上看還是毫無往來。
其實,他們雙方就是由對馬藩相互轉交國書,秘密來往,尤其是朝鮮,被倭國蹂躪了十餘年,朝野對恢復往來反對聲極大。
但是兩國一衣帶水,又不可能毫無往來,就是從瞭解對手出發,也不可能哈無往來,因此,對馬藩就是中間的撮合者。
船隊向東北行駛了兩個時辰後,接連遇到了一些倭國的漁船,漁船都不大,船上的人也不多,他們對於蓋倫船不是很害怕,這裡還是有弗朗機人和尼德蘭人的商船偶爾出沒。
不過,當一艘接一艘的鉅艦出現時,他們大多的選擇就是脫離主航道,往九州方向退去。
藍三如今是飛鷹號的水手長了,作為不到百噸的飛剪船,它所需的水手只要十餘人,不過遠洋航行時,蓋倫船都是配備雙倍的水手,畢竟蓋倫等西式帆船的船帆眾多。
調節風帆、保養維護需要人手,一隊水手不可能上上下下全天在崗,必須是兩班換著來。此外,還有二十餘名披甲銃手、十名炮手,船上可是還有四門九磅炮。
不到二十歲的藍三能當上水手長,主要是因為從小在船中長大,水性極好,操船熟練,又粗識得幾個字,投入水師又是最早一批,因此今年飛鷹號建成後,他被升任了水手長,藍三對此還是很自豪的。
但是一想到已經是衛青號水手長的張環,藍三立時覺得沒什麼興奮的情緒了,二十歲的戰艦水手長,恐怕也是獨一無二的了,而且衛青號還是趙大人的坐艦。
“水手長,前方是該到我們的水域了吧。”年近三十的方茂手拿單筒望遠鏡看著南方的海域,陳濤原來是海龍號的副水手長,水師大擴軍,他成為了飛剪船海鷹號的船長。
“船長,前方兩裡處往東五十海里就是我等的探查位置。”藍三急忙答道,方茂可是老水手了,戰船上服役十餘年了,經驗豐富,藍三是極為佩服的。
紅黑的方茂點點頭,對於這個雖是年少不過十分機靈的水手長還是極為滿意的。
“如此,從這裡我等往東探查,記住大人交代的。”方茂說道。
“遵命。”藍三施禮答道。
五艘飛剪船前往探查蝦夷地港口時,他們同其他的船長和陸師的軍將們一同聽取了趙烈的講述。
據趙大人講,他聽一個到過蝦夷地的弗朗機船長說,蝦夷地的西南一個半島被倭國人佔據,但是中部和北部現在只有數萬的漁獵部落人丁佔據,中部是一個較大的平原,在這個平原的西南方有一個天然的良港,水深港闊適合建港。
這個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