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詐還得日後再看。
趙烈在此停留,船隊則在十天頭上返航了,畢竟在冬季到來之前,船隊還得再來一次,備足糧食,遠送難民,還有建材鐵器,接著就是四個多月的封凍期,時間還是一樣的緊迫。
方順、老於頭以及方順的兒子方遠山、方高山以及老於頭的兒子於哲以及百餘名漢子在離碼頭兩裡多地的一個樹林裡伐樹。
此地的樹木大部是松木、楊木,此地久未開發,阿努伊人也只是取用臨近道邊的樹木取暖,建房,在這個離開道路的樹林裡多是數百年的大樹,真是鬱郁蒼蒼,一直向遠方蔓延開來。
方順等人到達濟州後,經過數月的調養後,先是加入濟州港炮臺的建造,炮臺建造完畢後,不過十餘天的調養後,隨著船隊來到此地。
方順的老婆帶著十三歲的小兒子和十歲的女兒留在濟州,老於頭家中老妻和小兒子於同也留在濟州,這數千遼東軍戶都是如此,他們的家眷都是明年此地初具模樣後再遷來。
方順擦了把汗,看看四周忙活的夥計們,吐出一口氣,又掄起斧頭砍向他面前一米多粗的松樹。
要說,這活計還是很苦的,每天輪上千次的斧頭伐木,還要將伐倒的樹木去掉枝杈,運送下去,一天下來兩膀腫脹,雙手青紫,雙腿累的抽筋。
只是再難也得忍下去,建奴平了鐵山,方順也是慶幸,如果不是大人帶領軍兵護衛鐵山軍戶撤離,他一家估摸也早就沒了。
雖說在此地活計很苦,不過畢竟活著,而且每天三頓飽飯,每天都有葷腥,每月一兩銀子餉銀,大人還說了,待明年開闢出田畝,每戶可分得五十畝田,三年免稅,三年後不過是十稅一。
為了田畝自己也得撐住,這可是歸個人所有的田畝,可以傳給子孫後代。
想到了這裡,方順看了看這裡的土地,都是黑色的上好田土,不過上面大部是林木、雜草,都要動手開闢出來,這是個繁瑣勞累的活計。
方順可是不怕幹活,只怕沒有希望,既然希望就在前方,方順的幹勁十足。至於靖海墩的生活彷彿離他很遙遠的事了。
到達北華島的數千遼民都是這般想法,他們全力開工,希望早日開闢出田畝,儘早分到屬於自家的土地。(未完待續。。)
第一百五十三章 松前藩的探查
兩艘朱印船和兩艘關船慢慢的沿著海岸行駛,秋天白日的溫度還是很熱的,從南方吹來的微風中甚至帶著熱度,吹拂在人臉上很是舒服。
松前藩家老鹽田慶喜在甲板上邊品茗邊曬著太陽,很是愜意,對於此番的探查西蝦夷地,鹽田認為是個輕鬆的活計。
早在十幾年前開始,松前家就不斷的探查西蝦夷地,並同當地建立了通商的關係,也派駐了些許人員。
月前江戶城將軍大人發來信函,命令松前藩繪製蝦夷地的輿圖獻上,將軍的命令是不可違抗的,松前藩家督松前公廣命令管理運輸船行的鹽田慶喜全權負責此。
鹽田慶喜當然是躬身從命。
按說此番只是為了告之當地和人商人配合藩主探查人員,以及販賣糧食雜貨,派個屬下武士走一遭就可。
不過,介於德川家光將軍的諭令,鹽田不敢大意,親自北上一趟,船上載了二十名奉行所人員探查人員,其中六名小吏,十餘名護衛。
他打算冬天只是在小樽附近勘察,明年再派出幾艘船,百餘人全面探查繪製。
去過一趟小樽的鹽田知道自己還有不超過兩日的航程就可抵達小樽,放下人員解除安裝貨物後,鹽田就打算回返。
夷人的地界既不安全也不舒適,他親自前來就是代表松前藩表明重視的態度,沒有打算冬季困守大雪紛飛的蝦夷地。
四十出頭的鹽田慶喜久坐無趣,起身展開摺扇,徐徐揮動。眼望遠處隱隱的陸地。長嘆一聲。“大好河山,可惜了。”
幕府此令一下,松前藩藩主松前公廣及諸位家老都明白德川幕府盯上了西蝦夷地,經過幾十年的探查,和人已經知道蝦夷地西部和中部有著大片的平原。
對於人多地狹的日本來說,這是據本州最近的安置地了,只是遷移丁口開拓林地,開闢道路怕得消耗百萬兩銀。何況還有眾多野蠻的阿伊努人的反抗,總之,代價太大。
百年來,和人也不過只在南部和東南部建立了松前藩,和數十城堡,不過,幕府可以先將蝦夷地設為直領,以待江戶城徹底建成,結餘糧餉後再行開拓。
很明顯,松前藩吞併整個蝦夷地的圖謀破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