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嘆:〃老天爺啊,你究竟要懲罰我到幾時?〃
被人呼來喝去的日子不好受。若是家主通情達理還好,攤上白得財這樣的主人,那就慘了。每天天起早貪黑地忙碌不說,稍有疏忽就是一場責罵,動不動就不給飯吃,說不定還要受到杖責。
白家人丁不旺,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名叫素潔,年方及栟,每日守在閨閣之中,很少拋頭露面。小女兒素貞,年方十二歲,雖然年幼,卻生得十分美麗,經常在院子裡跑來跑去。
或許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雖說白得財夫妻倆吝嗇,他們的女兒卻很大方。見到許仙捱餓,經常偷偷塞給他一點食物。素貞甚至在父母不在的時候,偷偷找他聊天,聽他講述流浪時見到的趣事,相處頗為融洽。所以總起來說,許仙的日子過得還不算太苦。
如果是旁人,也可能就這麼得過且過了此一生算了,然而許仙卻顯然很不滿意。他的人生就像他的名字,求仙得道是他難以捨棄的夢想。
他之所以從南昌一路向東,不遠千里來到杭城,就是為了求仙來的。
記得祖父當年曾經點評過當世神仙,說其中有兩位在浙江,一位是葛洪葛仙翁,字稚川,號抱朴子,本在廣東羅浮山養生修道,近年來到了杭城,改在西湖北岸的葛嶺結廬煉丹,著述不輟,同時建了個抱朴道院,培養仙家弟子。另一位是黃初平黃大仙,此刻正在金華山赤松觀廣招門徒,弟子數千,號稱天下第一道觀。
這兩位都是赫赫有名的仙長,如果被他們收在門下,就可以事半功倍,找到修仙的金光大道。
抱朴道院距離很近,許仙首先去那兒登門求肯,希望能夠入內修道。結果被斷然拒絕,理由是他識字太少,學識不夠。因為葛仙翁出身江南士族,自幼聰敏好學,年輕時經常到山上砍柴換取紙筆;成年後博通經史百家學說,一生著述甚豐,可以說是當世仙家理論的集大成者。所以他招收弟子很看重對方學問,曾經放言非秀才不招。
虹←橋←書←吧←BOOK。←
第7節:第二章 泣別長亭外,飛燕語依依(2)
許仙眼見進入抱朴道院沒指望,只好又趕到赤松觀詢問。
赤松觀招徒雖然沒對學識做出任何要求,卻另有令許仙倍感為難的地方。也不知黃大仙是怎麼想的,竟會要求弟子入門時必須敬獻財物,而且根據奉銀多寡劃分等級,銀子越多,越能成為入室弟子。十兩銀子是最低入門價,據說只能做個燒火的道童。
因此之故,許仙先前一隻盼著能湊夠十兩銀子。
可是,對於他這樣十三四歲的牧童來說,十兩銀子可不是小數目,如果不偷不搶,不蒙不騙,怎能湊得夠呢?
到了現在,赤松觀的門檻對他來說已經大大提高了。因為除了入門費之外,他還要多湊五十兩銀子,先得恢復自由身才行。而且這事必須抓緊,否則若是過了兩年,那就變成一百兩了。
修仙是他藏在心底的秘密,別說白得財夫婦不知,就連跟他談得來的白素貞也不曉得一絲一毫。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許仙常會想起自己的祖父、父母和其餘的家人,想到他們臨走時難過的樣子就覺得黯然神傷。再想到祖父說過的話〃仙路已絕,從此之後做個凡人吧〃,他就覺得難以理解,甚至有些不服氣。他常這樣想:〃既然祖父能夠從一個普通的青年修成遠近聞名的許真君,為何我不能修成神仙?〃
〃我要修給他們看看!我要憑自己的力量成仙得道!〃他常在心底這樣對自己說。
美麗的春天總是很短暫,一陣風,一陣雨,就要把春天帶走。時光飛逝,轉眼到了桃花亂落的暮春時節。風捲起滿城飛絮,雨摧落滿園花蕊。紗窗外杜宇聲聲啼叫:〃不如歸去〃。
在這風雨送春歸的時候,祝英臺接到家書,說是母親病重,希望她歸家服侍。萬般煩憂,滿腔辛酸,英臺不得不收拾行裝上路。
三載同窗,情深如海,梁山伯心中難捨,相依相伴送下萬松山,行向十八里長亭古道。
一路之上,英臺鼓足了勇氣想要表白自己的愛意,可是礙於禮教,話到嘴邊卻又難以說出口來。她知道這是最後的機會,如果再不說,以後可能永遠也不用說了,於是乎她只好千方百計借物諷喻。
好在她天資聰穎,形象的比喻俯拾即來。
看到山上砍柴的樵夫,她不假思索開口說道:〃起早落夜多辛苦,打柴度日也艱難,卻不知他為何人把柴打?梁兄為哪個送下山?〃
梁山伯心中記著自己的誓言,覺得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