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臁保�澇斷衤�亂謊��木�〖湃磺寰病H綣�浜戲鵂業幕埃�衷諛暱崛碩枷不鵝�冢�� �屆�τ幸皇資�梢運凳竊謖飧鼉辰紓�
君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 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古代有個禪師大徹大悟了,看人家都崇拜寒山這一首 詩,他說,那有什麼了不起,半吊子!別人聽他這樣說,當 然不服氣,那你也作首偈子看看,他就作了:
吾心似燈籠點火內外紅 有物堪比倫、來朝日出東
寒山說沒有東西可以比擬,這個人說我有個東西可比, 明天早上太陽從東方出來。他是比寒山講的進了一步,但這 並不是說寒山不懂,或寒山只修到這一步。
“弦望盈縮”,修道到了這個境界,“六根大定,百脈衝
I 和”,這個根基打好了,還要注意的就是“觀心” 了。這個 |& 心要管理得住,管理不住,或者氣脈走出了軌道,或者有時 1 候身心配合不好,有時候變成暗的下半月,昏沉了,走人陰 境界。不只昏沉,有時候到此就敗道,就失敗了,你又要重 來第二次。所以修道屢成屢敗的例子很多,“六根大定,百 脈衝和”變成瞎貓撞到死老鼠了,沒有用,這就是“乖變兇 咎”。
因此我們修道第一步就是心君、天君的照顧,“執法剌 譏,詰過貽主”,要隨時反省。佛家注重觀心、觀照,表面 不談工夫,因為怕人著相。但是有沒有這些工夫呢?絕對 有!臨濟用“賓主” 二字,參禪的方法有“四料簡”,“料 簡”就是做菜的材料一樣,有時主中主,有時主中賓,有時 賓中主,有時賓中賓。這是幹什麼呢?因為氣脈色身的轉 變,到了某一步工夫的時候,要完全靠智慧了。當“心 君” 一…一思想觀念不做主時就讓賓做主;有時候不行啊,老 是讓賓做主,專搞氣脈去了,這時就要主做主,心念把它拉 回來,空掉就要空掉。所以這個調配很難。禪宗的曹洞宗在 唐末五代興起,講五位君臣。嚴格地講,曹洞宗的曹山、洞 山兩位祖師,他們參禪修道的工夫,受《參同契》的影響太 大了,甚至曹洞宗有時候乾脆用離卦來表達。中國文化三家 修道,以真工夫來講,唐、宋以後已經匯合為一了。現在什 麼一貫道兩貫道,三貫道五貫道,都是空話。
“辰極處正,優遊任下”,這個“辰”就是北斗星,就是 講自己心君心念,正念不動,這就是佛家的觀照,“照見五 蘊皆空”。這個時候“優遊任下”,你聽任氣脈的變化,可是
你不跟著它亂跑。就像那個皇帝在上面,下面辦些什麼事都 知道,都看住,跑不過他的眼,不對就不准你辦,這個氣脈 就不能再動了。
“明堂布政,國無害道”,他拿政治哲學來說明修道的道 理。換一句話說,研究中國文化政治哲學的,倒要拿道家的 這些東西來說明政治哲學的法則。領導的法則如此,法治的 道理也如此。下面的批註又有好東西,“此節,言火候之要 存乎君主,當慎終如始也。”《參同契》這一節告訴我們,火 候最難,千古神仙沒有辦法傳你。
修道誰傲主
所以道家的祖師張紫陽真人說:“山中前後盡非鉛。”鉛 汞的道理我們以後會講到,先說人山的道理。禪宗講“不破 本參不人山,不到重關不閉關”,沒有達到一念不生處,沒 有資格入山,也不是隨便可以閉關的。因為到了某個時候, 工夫應該怎麼變換,你一概不知,你去問誰呢?除非你的老 師也在關中。以前,我們有位前輩的朋友在閉關,他的老師 曉得這個徒弟工夫到某一步不行了,正在沒有辦法的時候, 老師已經站在面前,告訴他怎樣怎樣,講完走了。除非你有 這個福氣,有這樣的老師,但這種老師很難找啊!
“火候之一動一靜”,這個一動一靜之間之難,就看到佛 家觀音法門的“動靜二相瞭然不生”是一步真實工夫!不是 講理論。所以一動一靜要極為謹慎。“徹始徹終,宜乎無所 不慎。亦猶人君御政,一動一靜,自始至終,宜無所不慎。 慎則轉亡為存”,謹慎的話,就是快要亡了,又可以復活。 “不慎則轉存為亡。存亡之緒,從此分矣。”如不小心,則轉 安為危,就是在一念之間。“此一大事,君臣各有其責”,換 一句話說,身體上氣脈的關係,同你心念的關係互相影響, 心物是一元一體,所以“君臣各有其責”。
“而主之者惟君”,做主的君就是念,在一念之間。“蓋 臣之聽命於君,猶氣之聽命於志也。”這一段是用孔孟的話, 孟子曰:“志者,氣之帥也。”孔子曰:“三軍可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