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已突破百里界限,御物訣級別也順利升至六層九級,除了精神力覆蓋面大大增加外,槿璽還收穫了一大技能,那就是意念取物。雖然還只能取數米內的輕便之物,卻讓槿璽大大驚喜了一把。
趁著胤禛上車更換皇子蟒袍,槿璽忙不迭地將這個喜訊告訴了他。
饒是定力超強的胤禛,聽並見識到了槿璽隔著三步之遙,巍巍顫顫地取到馬車中央的小几上盛滿了水的茶盞,也忍不住直抽嘴角。
這也太強悍了吧……
御物一能已經讓他覺得匪夷所思了,如今進入御物訣中後期,又多了這麼一項令人詫異萬分的能力,不得不感慨:這世界之大,果真是無奇不有啊……
皇家車隊順利迴歸紫禁城,暫代監國之職的太子胤礽率領眾臣百官,率領眾臣百官齊列城門迎接天子鑾駕。
早在康熙一行人入駐木蘭圍場皇家別院,就有聖駕遇襲的訊息傳到了紫禁城,包括太子在列,所有文武百官均已知曉康熙遇襲那會兒的前前後後。特別是那支突然出現於人前、援助皇家隊伍的動物大軍,更是成就了天上神仙相助人間帝王的美談。
佇列進了紫禁城後,槿璽等女眷在侍衛的護送下,先回了各自的宮邸,胤禛等皇子阿哥,則隨康熙入殿,沒任何修整就齊聚朝堂,聽取近段時日朝廷內外的一切動向。
果然是個閒不下來的帝王啊……回南所的路上,槿璽禁不住感嘆。不過。她接下來也沒多少時日可以清閒。先是中秋,宮內要舉辦大型燈宴,南所出去的花燈少不得要她拿主意。接著,是重陽,按往例,康熙要帶著皇子皇女們上香山踏秋兼登高插茱萸。
雖然中秋燈宴、重陽踏秋,都不過是一天之內的事,可前前後後。要做的準備工作可不少。況且,這兩個節日,無論古今,都是極受國人矚目的大節。又是處於秋收期間。越發顯得隆重而盛大。
長輩處的禮節不得少,平輩處的饋贈不可忘,小輩處的禮物不得漏……總之,光是準備這兩節的禮,就夠後宅女眷忙的了。
好在有胤禛的提醒,早在出發隨駕前,槿璽就已將中秋的厚禮備妥了。回到南所後,先是將康熙賞賜的珍貴藥材搬入內堂,堆在一屋。準備過兩日出宮去醫館時捎上。洗漱更衣後,又馬不停蹄地召集了一干婆子丫鬟,在前院正廳舉行了一次較為全面的彙報大會,示意南所每個人,將她和胤禛不在南所期間的大事小事,林林總總、事無巨靡地彙報一遍。
見沒什麼大事,這才放心地驅散眾人。懶洋洋得回了自己屋裡補起了眠。絳蕊和喜竹則體貼地留在堂屋,邊守著槿璽邊收拾兩位主子的行李。
胤禛直到暮色降臨方才回來,那時,槿璽已經睡飽了一覺,正精神熠熠地坐在書房桌案前整理重陽佳節的禮單和十月三十那日——胤禛生辰之日的宴席呢。
重陽節禮單還好些,前有中秋節做範本,大不了”換湯不換藥”的照搬唄。她相信收禮的人,基本上也不會全拿來自己用。大部分還都是轉來轉去地送。故而,也用不著太費心思。
倒是胤禛的生辰,不得不好好籌劃下怎麼過。
雖說十五歲並非大生日,可皇家子弟,特別是皇子阿哥,哪個不過小生日的?大生日大辦。小生日小聚,不辦是說不過去的。就算你有心想忘記,到時,各宮的禮物一到,你不想記起都難。
就像去年那會兒,她剛融入皇家生活,還沒記起胤禛的生日呢,十月二十八那日開始,每日都有來自各宮各院、琳琅滿目的禮物,隨著賀喜聲來南所報道。害得槿璽當場鬧了個大臉紅,還道對方是祝賀她和胤禛新婚的滯後者呢。
準備不及,只好於十月三十這日匆匆以酒宴招待便罷。
這不,從那時起,她就備了個記事本,將所有需要備禮的節日,以及所有與她相關的人的生日、愛好,或是重要到需要回禮的事務,均羅列在冊,全部記在了一個帶搭扣的進口牛皮本上,一年下來,已經有半本之厚了。
閒來無事就翻上一翻,看到即將臨近的,就得著手準備起相應的禮。雖然邢嬤嬤和喜荷處也是有一本帳的,可她們記得都是宮內的人情往來,不甚全面,況且槿璽也習慣自己記錄,方便她隨時翻看。如此一來,她才不再擔心因忘記而失了禮數了。
怪不得她遠在現代的方宜梅老孃,總會動不動感慨:“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想她如今是“剛當家方知瑣事忙”啊……
故而,今年,她對胤禛的生辰牢記心頭、惦念不忘。就算仍然是辦個酒宴,那也要辦個不一樣的別緻酒宴。譬如中西式結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