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劍飛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準備每週到復旦大學講一節課,算是學生的選修課。
在他蒐集資料備課的時候,《尋秦記》的連載結束了。
作為穿越小說的鼻祖,《尋秦記》剛開始倒是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但後來就淪為了消遣小說,這和它的內容有關係。
說到底,它就是一本爽文。
除了穿越這個噱頭外,並沒有太大的文學價值,無法得到文壇主流勢力的認可,就連鴛鴦蝴蝶派的小說也大有不如。
畢竟,在上海,鴛鴦蝴蝶派的小說是主流。
當《尋秦記》的新鮮感過去,就只能吸引一批固定的讀者了,這批讀者正是《通俗小說週報》的訂閱使用者。
《尋秦記》的結尾處,項少龍和秦始皇反目成仇,只好遠走北方草原。
在這裡埋下了一個伏筆,那就是項少龍的孩子改名字叫做“項羽”。
雖然小說結束了,但讀者看到這個結局,認為應該會有續集,講述項羽推翻秦朝的故事,這種設定想想還是很吸引人的。
然而,《通俗小說週報》上刊登了作者黃毅的宣告。
作者因為生活上的原因,就此封筆,不再寫小說了。
這份宣告引起了讀者的議論,紛紛寫信給報社,要求一個說法。
能有什麼說法,就是林子軒不想再用這個筆名寫下去了,你說《大唐雙龍傳》,拜託,那有好幾百萬字,他要寫到什麼時候。
而且,《大唐雙龍傳》寫到最後明顯是把握不住了,不得不匆匆結尾。
林子軒想寫的是開創性的題材,《大唐雙龍傳》除了字數多,不具備開宗立派的特徵。
他不打算寫這類小說了,所以就讓黃毅這個筆名徹底消失吧。
於是,黃毅這位只寫過一部小說就不見蹤影的作家成為一個謎團,讓讀者們惋惜不已。
平禁亞覺得很是可惜,這個筆名有固定的讀者群,完全可以找人代寫類似的小說賺錢,這樣放棄太過浪費資源了。
不過他了解林子軒的性格,知道這位大老闆是不差錢的主,只能儘快出版《尋秦記》,賺取最後的利潤。
平禁亞並沒有說對,林子軒不是不差錢,而是需要很多錢。
無論是拍電影,建設攝影棚,還是收購戲院都是要花錢的,想要在和馮敬堯的合作中佔據主動,就要投入大筆的資金。
第八十七章 一個在中國的美國女人
這一年多來,林子軒掙了不少錢。
在上海,他寫小說拿名家的稿酬,出唱片同樣收入不菲,明月歌舞團在全國巡迴演出,大賺特賺,拍電影更是獲利豐厚。
即便永珍書局也沒有虧本,主要是前期開啟全國各地的市場需要大量的資金。
就在前兩天,美國的彼得遜律師發電報給他,派拉蒙電影公司以五萬美元的價格買走了《亂世佳人》的電影改編權。
這樣看起來,他穿越過來後算是人生的贏家了。
但算算花費吧。
光是一臺有聲電影機就需要16000美元,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代購的德國有聲電影機更貴,是18000美元,林子軒極為懷疑百代公司從中牟利。
還有兩臺攝像機,這是拍攝默片用的,共5000美元,加上其他輔助攝像器材,超過10000美元,在拍攝的時候需要膠片,又是一大筆錢。
林子軒知道即便有聲電影興起了,默片還要存在一段時間,所以他沒打算放棄默片市場。
這還不算完,他建立了明星演戲學校,招收了不少貧苦人家的年輕男女。
一家正規的電影公司不能沒有自己的攝影棚和製片廠,這才是電影公司投入的大頭,至少需要10000銀元。
這都是林子軒自己能夠負擔起的資金。
至於經營戲院和組建戲院聯盟,他就無能為力了,必須動用銀行的資金。
林氏商業銀行剛剛成立一年的時間,主要股金來自林家和馮敬堯,以及和林家交好的商業世家,包括蘇州和無錫的大商家。
這只是一家小型的私營商業銀行,在上海這種銀行有數十家之多,和寧波幫的中國通商銀行沒辦法相比。
林子軒想要動用銀行的大筆資金投入到戲院建設中來,需要經過股東的許可。
他相信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只是投入多少資金會有爭議,最起碼不能影響到銀行的正常運轉,如果有股東急需提取資金,銀行不能說沒有錢。
還有個辦法可以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