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劍飛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觀眾看到致遠艦上官兵拼死一搏的場景,紛紛熱血沸騰,鼓掌叫好。
這就是電影。
在現實中,鄧世昌或許沒有下令撞擊日本軍艦,或許也有官兵貪生怕死,但在一部宣傳愛國主義的電影中,他們必須這麼做。
只要觀眾受到愛國主義的感染,這部電影就算成功。
隨著致遠艦的沉沒,鄧世昌的犧牲,北洋海軍幾乎全軍覆沒,哀傷的音樂響起。
觀眾沉浸在悲傷的氛圍中,等待著影片最後的結局。
然而,畫面一轉,來到了旅順城內。
在黑白畫面的電影中,一抹紅色出現了,一個穿著紅衣服的小女孩在人群中行走著。
雖然是熱鬧的集市,人來人往,卻給人一種陰森恐怖的感覺,似乎有什麼不好的事情即將發生,那個小女孩更像是一個幽靈或者鬼魂
一瞬間吸引了觀眾的目光。(未完待續。)
第三百五十二章 還原一段真實的歷史
看到一部黑白電影中突然出現彩色影像,還是這麼詭異的場景,觀眾極為震驚。
這是放映員弄錯了膠片,還是真的鬧鬼了?
這一段鏡頭和前面的內容很不搭調,不是一種風格,就像是兩個人拍出來的一樣。
這樣想並沒有錯,這的確是兩位導演合作的成果。
林子軒看過洪慎拍攝的膠片後才發現這個問題。
鄭證秋和洪慎都是風格化的導演,也是這個時代最好的導演,兩人無論是拍攝風格還是美學原則都不相同,而且很難相容。
鄭證秋早年痴迷京劇,後來專攻話劇,最後在電影上獲得突破,屬於自學成才。
洪慎在美國哈佛大學習文學與戲劇,又在多家美國學校進修導演專業,是標準的學院派。
鄭證秋的電影注重情節的張力,不太重視結構和美學。
洪慎則是完美主義者,他注重電影的整體效果,反而對情節不怎麼看重。
所以,兩人拍攝出來的電影風格迥異。
這是林子軒沒想到的,他不是電影方面的專家,寫寫劇本可以,卻很難考慮的周全。
於是,他只好把電影全才但杜予請過來進行後期剪輯。
但杜予費盡心思,把日本天皇演講那個段落融入了電影之中,至少看起來不是那麼突兀,不過這一段旅順大屠殺的片段就沒有辦法了。
因為這段情節太長了,根本剪輯不了,只能順其自然。
可以說。這部《甲午風雲》是這個時代三位電影大師聯手打造而成。
觀眾雖然驚訝,卻還沒有新聞媒體驚訝。
這些人前兩天剛在試映會上看過這部電影。這次來再看一次,一是電影不錯。值得看第二遍,二是給林子軒撐場面。
周瘦絹就是如此,他不僅是電影發燒友,還是個愛國分子,這種電影正和他的口味。
但他沒想到兩次看的電影竟然不一樣。
他隱約覺得林子軒這麼做要出大事,作為報紙編輯,看到旅順,心中就有了不好的預感。
電影中,觀眾隨著穿紅色衣服的小女孩一路穿行在旅順的大街小巷中。最後來到城門口。
透過小女孩的眼睛,鏡頭越過城牆,來到港口,在那裡,日本人正準備突襲。
旅順是北洋水師重鎮,清政府耗時十六年、耗資數千萬建成,船塢、炮臺、軍儲的實力為北洋軍之首,被稱為“遠東第一軍港”。
1894年11月21日,日本攻陷了位於遼東半島的旅順。
日本軍隊進城後。在城內進行了四天三夜的屠殺,殺害將近兩萬名中國人。
只有數十人倖存,日本人留下這些人是為了掩埋屍體。
1894年11月26日,英國《泰晤士報》刊出電訊:據報告。在旅順發生了大屠殺。
這是世界上最早披露有關“旅順大屠殺”的資訊。
11月29日,美國的《世界報》刊登了來自中國的一則報道:“日本軍(在旅順)不分老幼全都槍殺,三天期間。掠奪與屠殺達到了極點。”
而在中國國內,由於日本人掩蓋罪行。歪曲事實,把屠殺平民說成是清軍士兵。
加上清政府戰敗。急於和日本達成停戰協議,這次大屠殺就這樣不了了之。
1896年11月,清政府委派直隸候補道員顧員勳接收旅順,由他出面主持建立了甲午戰爭遇難同胞墓,並親書“萬忠墓”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