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畝田的出產倒也夠這幾口人用,而且不用僱用佃農,直接請自己哥哥耕種,相互幫襯且是正合適。至於大米正好跟著自己身邊,好生調教學習,待長大後,是務農還是幹甚活,就看他的意願。
正好藉機讓子竹遠離那些充滿誘惑的煙花之地,駱二孃雖沒若干讀過書,卻也知孟母三遷的原委。而且離村不過幾裡遠就是前二年官府專門建立了太學的外學之地“辟雍”,子竹正好明年開始去旁聽學習,待成為貢士後,就能入外學,經考試合格補入上舍,內舍後,方可進處太學,一步一個坑都是馬虎不得。
就在駱二孃細盤算準備著女兒嫁妝之時,一紙詔書告之天下,“置文繡院,招刺繡三百人,女子年十至十八歲採選入宮,仍下諸路選擇善繡人,以為工師,侯教習有成,優與酬獎。”
當天便有官吏上駱家門,駱二孃忙謊稱自家女兒正與其人慾結親事,偷塞了些錢兩給官吏,那官吏稍停留小會便離開,臨走前道:“一月後我再來。”
駱二孃自是心領神會,忙叫春香去請崔媒婆來。
雖駱二孃一口不願讓親戚進門,但看在翠花乖巧懂事的份上,也漸軟化了態度,又恢復平日的往來,只是心中有了些隔閡,如今駱家碧與翠花正陪在駱二孃身邊聊天,自是很快得知子菱極有可能被選入宮,不免大驚失色,安慰了幾句:“縱然是被選入宮,若得機會還是可以罷宮離開。”
駱二孃苦笑道:“在宮裡待著能順利活著回家的有幾位,我只知以前鄰居家的女兒十歲入宮,不過二三年就因犯了宮裡忌諱杖斃了,連個屍體都未見著,更不要說收殮放棺好生埋葬,家裡人只能捧著她的靈牌哭。”
這會時候崔媒婆被請進了屋,自是笑盈盈開口道:“你家大姐且是有福之人。”
駱二孃奉上點茶,愁容滿布嘆道:“大娘休要安慰我。”
崔媒婆道:“我可不是來安慰你的。前些日子你且不是想收回草帖嗎?如今可是想清楚了。”
駱二孃一愣,問道:“難道媒婆未將我家拒絕之。”
崔媒婆見駱二孃身邊有人,忙將她拉到一邊,低聲道:“王家這樣好的親事,我是知道你事後絕對會後悔,所以未曾直接當面告訴王家夫人詳情。”
駱二孃沒想到事情還有這樣的轉機,不免有些左右為難,見駱二孃這般狀況,崔媒婆一番花言巧語,很是讚揚了一番王家,又道:“如今你不願意也無所謂。只是如今我還未找到其他更合適與你家大姐相配的人選,想皆大娘你也知道我崔婆子做媒雖說不得京裡第一,也是百裡挑一的,我若還未找到甚合適的人選,想來其他媒婆自是更不如了。不如再等些日子”
駱二孃為難之下,只得又叫春香去問子菱的話。
過了一會,春香來回話道:“大姐說任憑長輩做主。”
子菱輕易同意卻也是委屈之下的無奈之舉,事到如今她才發現在古代想要嫁一個自己心滿意足的人,不亞於現代的福彩五百萬抽獎,不到開獎之日,你是不會知道自己手中這七個數的排列是否能得到百萬大獎,說不定還不如彩票中獎的機率。所以既然要嫁個毫無認知的陌生人,還不如選一個稍有印象的人,至少你知道對方是醜是美,是健康還是殘疾,性格是如何。
而這邊駱二孃一顆心放在了心上,這會時候崔媒婆自是心中大喜,慶幸著當初去王家回話時,因那王四郞派人叮囑了幾句,自家才耐住性子在王夫人面前拖延了幾日,果然現在駱家應下。
過了一日,駱二孃將細帖寫好,便通知崔媒婆,可擇日二方過細帖。
很快崔媒婆也回話道可選在明日來取送雙方細帖。得了確切的信,駱二孃又將自家寫的細帖再檢查了一遍,帖中道:“議親駱家第一位娘子駱子菱,元祐七年臘月初六午時生,田奩五十畝,首飾一盒、帛布五十匹。”
這會時候駱二孃卻有些擔心,王家是否瞧不上駱家準備的這些嫁妝。
各位書友若發現錯別字,請在留言區的抓蟲貼中留言,粗心的青草總是容易出現錯別字~~~~~~先在這裡謝謝各位書友了。
更多到,地址
………【第五十一章 嫁妝】………
第五十一章嫁妝
子菱這會進了駱二孃的房間,道:“娘叫我又何事?”
駱二孃放下手中的筆,問道:“娘知你私下攢了些體已錢,如今要細帖中要寫明嫁妝之數,雖娘自認已是儘量備下嫁妝,可王家並非通普人家,我卻擔心他們會嫌棄嫁妝太過稀少,讓你嫁過去後受人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