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令夕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訪,我才放心,才能將那些國家的蛀蟲繩之以法。
“對了小駱,你們當記者的每年是不是都有發行任務啊。”
駱千帆點點頭:“是啊,以前沒有,但是報業市場的競爭越來越大,報社正在醞釀改革,人人頭上下指標,以後還要請郭局長多多幫忙呢。”
郭雲帆說:這都是小事。以前我就告訴他們,‘駱千帆那個小夥子跑我們條口,寫了多少好稿子啊,能給予的方便要給,能幫的忙要幫’,在跑條口的時候,他們沒難為你吧?”
駱千帆說:“有郭局給我撐腰,他們幹嗎?”
“我想他們也不敢,你放心吧小駱,訂報紙有多少任務都算在我頭上。別的不說,就衝你的膽識和魄力,敢挑戰別人不敢挑戰的題材,敢碰別人不敢碰的選題,公安系統訂你3000份報紙。”
駱千帆當時眼睛就亮了,3000份報紙,光發行提成就能拿一大筆錢!不僅如此,更關鍵的是,能把公安系統發展成為合作客戶,能掌握全虹城最大的新聞源,果真成行,明年立馬甩開虹城晚報。
不過,駱千帆也在琢磨郭雲帆的話,“就衝我的膽識和魄力,敢挑戰別人不敢挑戰的題材,敢碰別人不敢碰的選題”,啥意思,鼓勵我查一查崔建設唄!
他倆什麼仇?非要拿我當槍使?
不管怎麼樣,駱千帆動心了,崔建設就不能查嗎?只要有問題,只要品行不端,這樣的人就應該被人民踩在腳下,而不應該高高在上、蠅營狗苟。
駱千帆想得很簡單:採訪完了稿子寫出來發不發在總編室,發了稿子,天塌下來總編室頂著,我怕什麼?
於是,駱千帆說:“訂報紙的事情,請郭局多關心,至於崔建設的事情,我先彙報一下,能做的話我一定會去做。”
駱千帆把這事應承下來,回房間繼續喝酒。郭雲帆更熱情,勸酒更兇!
&&&
虹城古玩市場,駱千帆經常去,週六週日,這裡特別熱鬧。
這一大片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築圍合了數十畝地,每個店鋪都是古玩玉器店,每到週末,中間的廣場會擺上數不清古玩攤子,操著各地口音的古董商混跡其間,等候著可以“宰殺”的“棒槌”。
虹城古玩市場充斥著鏽跡斑斑、看上去很舊實際上很新的贗品。什麼東西都是新的好,唯獨古玩這玩意兒,想著辦法做舊騙人。
任何場合,坑蒙拐騙、人人喊打,唯獨在古玩市場,買假賣假像武林高手決鬥,輸贏自負,買到假貨打掉牙往肚裡咽,打眼認栽。
賣假貨的不管東西多假,看到“棒槌”無不面不改色心不跳,可勁兒編故事、可勁兒吹,往往越有故事的東西就越假。
這是一個暗流湧動的財富江湖,魚龍混雜,藏嬌納貴也藏龍臥虎。說不定哪個穿著樸素、其貌不揚的小老頭兒,拉出來都是身價千萬上億的大富豪。也說不定哪個鏽跡斑駁的小玩意兒,幾套房子也買不來。(未完待續。)
第246章 奇招採訪(1)
駱千帆是個古董純外行,上百萬的寶貝放他眼前,他也能當垃圾扔了。可他認識古玩市場很多開店的老闆,不少是他的線人。
他們偶爾給駱千帆報料,某某撿漏收了寶貝,某某打眼被騙了幾十萬,有的是喜劇,有的是悲劇,悲劇喜劇都是新聞。
歇頂的古董鋪老闆馮樹林是駱千帆的線人之一,開著一家“百寶齋”,經常給路遣返報料,駱千帆按圖索驥採訪後,就給他開個百八十的線索費。
馮樹林很有錢,卻放不下這些小錢,每次拿到線索費領取單,都像買古玩撿了大漏。
如果交朋友,駱千帆不喜歡這樣的人,他會為了錢出賣朋友。但作為記者,駱千帆喜歡跟馮樹林打交道,因為他總能從馮樹林嘴裡聽說行業內幕。
駱千帆悄悄問馮樹林:“聽過虹東區副區長崔建設嗎?”
馮樹林一下子瞪大了眼睛:“老弟,你是不是聽說什麼事了?”
駱千帆伸出仨手指頭,又比了個六的手勢。馮樹林高深莫測地笑了:“三件!六百!這事你怎麼知道的?”
“真有這事?”
“有!圈子裡好幾個人都知道這事,瞧那家店沒?關門的那家,就是他家賣的……”
馮樹林指著斜對面一家店鋪說:“老闆姓呂,外號呂大嘴。他平時不來,好東西都放家裡。他賣給馮建設的那三樣東西我都看過,每一樣少說都得三十萬。”
“實際買單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