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城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祺瑞只覺鬱悶不已,這封地通電一發,駐在南口的第三師算是指往不上了,南口是京城地大門,南口一失,西北的學生軍就可一路南下,幾無任何阻攔,便可直逼京城城下。
“總理,按說吳子玉他一個區區的師長,本沒有這麼大的能量和膽子。如無人嗦使,他吳子玉想來也不會發出這份通電。總理,你看通電中的這句“馮副總統及曹督軍夙主和平,必贊成斯議也”難道是馮華甫他們想趁亂取爾代之,如果黎元洪被迫下野,馮華甫身為副總統必如當年一般,按先例暫代大總統,或許……這吳佩孚不是衝著我們來的,這是馮國璋在背後搞的鬼!搞不好還有曹錕的事兒!他們的目的無非是火中取粟而已!”
吳佩孚的這份通電讓徐樹錚看到其中的陰謀,當先大總統去世前,按例由副總統黎元洪出任大總統,現在京城學界以及全國各省以蘭州慘案逼迫總統、總理辭職,西北學生進軍京城追其因由,也是為迫總統、總理辭職,總統去職後,誰會獲利,無非是身為副總統的馮國璋而已。
與同時時,身為副總統的馮國璋被吳佩孚這份通電嚇的不輕,幾乎在收到通電的同時。就立即收拾行李,起身南返保定。在保定有曹琨在,自己就會安全無憂。
雖說在京城學生事起後,馮國璋一直為博名聲同時出於打擊總統府的之意,而呼喊立即釋放扣壓學生。解除學校禁圍。但這些不過是表面上說說而已,雖說和段祺瑞有些矛盾,但北方諸將是打斷骨頭連著筋,這時候自然需要共渡難關。
這下到好,他吳佩孚一封通電,直接把自己推向了風尖浪口。吳佩孚是自己的心腹曹琨的愛將兼知已。要說這份通電內沒自己的摻和,舉國上下誰會相信?
而最要命地是,他吳佩孚在南口天高皇帝遠,緊靠著西北,手握重兵,萬一把他惹惱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轉身投了西北。就是段祺瑞想收拾他。恐怕也是鞭長莫及。可我馮國璋卻在京城跟段琪瑞作鄰居呢!萬一他要是一翻臉,自己老命難保了。
當“吳佩孚”的那份通電在國內攪和地風起雲湧之時。在西北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在西北的民眾看來,第三師的中立並不意外。畢竟一直以來透過政府地宣傳,使得西北的人們相信一點“正義的事業永遠不乏支持者”。
雖然如此他們的目光仍然被青年軍的進軍所吸引著。不過對於移居西北的數十萬陝西籍移民而言,他們更關注地聯合議會舉行的特別聽證會,這個聽證會是由西北的陝西省移民聯合提請,如果議會能夠接受這個提案的話,邊防軍便可以解民倒懸進軍陝西,那麼家鄉之困即可迎刃而解。
“……陳樹藩繼陸建章誘民種煙之後而大開菸禁;強迫陝西民從種煙。設立“禁菸善後清查處”,以寓禁於征為名,無論種煙與否;統按各縣土地面積;強徵50%的煙畝罰款。還在各地設卡,徵收煙土運銷稅,公開熬膏發售,供人吸食,以牟厚利。陝西全省上至督軍下至貪官汙史、劣紳,從中大發其財,而小民任其剝削,苦人堪言,特別是煙奪良田,目前陝西農業趨凋零,民眾吸食鴉片日光,少壯淪為菸民,民眾破產,盜賊蜂起!社會秩序不寧,貽禍起無窮。煙禍為其一,其二為解決軍費不足,下令部隊就地向駐地強行徵發軍費,陳樹藩部紀律廢弛,擾達人民之事比比皆是,多年來,陝西舉省千萬民眾深受其害,民食匱客滿,又不能不勉應軍糈,致使陝西民眾流離……”
端坐在和主席席位年呂仁面無表情的聽著陝西省議員代表的發言,雖說面上的沒有任何表情,實際上所有這一切都是呂仁刻意製造,從接受這個提案,到會議廳內的那些記者,所有地一切,都是按照計劃進行。
作為聯合議會地常設機構的國家和平委員會經常舉行此類聽證會,但是這一次卻和以往地聽證會不同,這一次會後國和委將會向聯合議會提請出兵請求。陳樹藩的一樁樁罪行及陝西民眾及議員地要求,會幫助西北得到最重要的一環“出師有名”!
共和六年聯合議會制定地《西北行政程式法》,明確規定聽證程式為行政程式的核心。在行政程式上,公民不僅有資格請示法院審查行政機關的決策,而且也有權要求參與和監督行政決策的過程。
西北聯合議會聽證制度是聯合議會政治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具體是指議會的常設委員會或專門委員會就某個具體問題舉行公開會議,傳喚或接受政府官員、利益集團代表、知名學者或某些公民個人與會,並聽取他們提供的證據和意見。/
聽證制度具有如下功能:第一、實現不同利益集團或潛在利益集團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