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城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就是日本軍隊向國防軍解除武裝時的一幕。
這一幕在所有人看來,似乎意味著日本帝國的衰落以及共和中國的崛起,至少在很多人看來,的確如此。在戰場上他們的軍隊遭受重創,在後方他們的國家幾乎毀滅於轟炸,百姓流離失所、半個世界積蓄的工業毀於一旦。
他們都沒有留意到一點,日。軍交械時,將所有武器都擦拭得乾乾淨淨,軍隊都以正規佇列,有條不紊的撤退,絲毫不顯慌亂,讓人感覺他們不是被打敗投降,而是在辦理移交。
“事以至此,一舉終戰。我們將忍下。世間難忍之事,六千國民齊奮起,二十年再創帝國昨日榮光!”
當中國人歡呼著勝利之時,那。些忍耐、執著、自律的日本開始埋起頭來重建他們的家園,從朝鮮、琉球撤回國的軍隊開始重整,並猛烈的向意圖毀滅日本的赤軍發起有史以來最猛烈的進攻,僅僅一個半月,曾經風光無比幾乎兵臨東京的赤軍,就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創,面對皇軍的全面進攻赤軍全線敗退,赤軍的防線幾乎達到搖搖欲墜的地步。
在赤軍陷入搖搖欲墜之境時,在曾經遭受重創東。京、橫濱、九州等過去聚集著日本工業力量的城市之中,已經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重建,幾乎是在停戰的第一時間,日本政丶府便以世間最苛刻的代價,從美國銀行界獲得了的超過30億美元的貸款,這些貸款被日本政丶府轉貸於國內各財團、會社,企業便向全世界的發出定單,購買工業重建所需的機械裝置,美國、英國、德國甚至就是曾經的敵人,中國的企業亦獲得了大量的訂單。而在一片廢墟之中,第一批動工除了工廠的廠房之外,更多則是學校。
“日本帝國正在用日本式的艱忍進行著國家的重。建,二十年後日本帝國將重新屹立於遠東!”
在日本的西方觀察家們如此說到,他們在日本。所看到不是自甘墜落、不是心灰意冷,而是舉國一致的艱忍與重建,數千萬日本國民匍匐在重建國家的目標下,忍耐著、付出著、犧牲著,似乎明治精神又一次回到了日本人的心頭。
大正十二年,西。元1923年9月1日,正午時分從東京到橫濱,關東大平原一派昇平景象。在那些戰爭的廢墟之中,到處都是的一片工地,停戰以來,日本人一直用百倍的努力去完成了他們的國家重建,儘管他們居住在用木板、紙片搭建的簡陋的“臨居房”內,但他們依然像天皇在報紙上要求的那樣“忍耐、奉公、犧牲、勤勞”,婦女們用簡陋的爐子,燒著簡單的米湯,眼前的困難讓絕大多數日本人不得不忍飢挨餓,不過現在要比戰爭結束之前好上許多,至少他們可以喝到米湯,雖然大米是從國外用寶貴的外匯進口的。
在繁忙、安寧的氣息中,幾乎沒有人意識到一個問題,按照故舊相傳的說法,每年9月1日是大凶之日,正如西方的13號加上星期五。直到11時57分,豪華郵輪“皇后號”又一次鳴笛時,美國學者、科羅拉多大學教授科克里爾還在甲板上頻頻揮手,而前來為親友送行的瓊。詹森則在碼頭上不斷揮舞手帕。一切一如既往的是平靜、從容、基調歡快的,沒有人意識到,幾十秒後,毀滅性的災難將降臨在他們的頭上。
同時一時間,在東京赤坂離宮,年僅22歲的裕仁攝政舉行盛大國宴,招待各國使節以及英美等國金融界代表,以感激他們提供的大量貸款,資助日本的重建,儘管有不少日本人指責貸款的利息太高,但此時迫切需要資本注入的日本只有選擇接受。
儘管共和中國早已經結束了國內不穩定的局面,而國內同樣進行著大規模的國內工業建設,但是中國國內相對苛刻的工業保護法對美國的投資者和銀行家們來說仍然是個障礙, 儘管中國是美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但是此時華爾街更樂意把資金投到日本正在重建的工業之中,而白宮亦同樣對華爾街的轉變持樂觀態度,在白宮看來,華爾街的舉動有益於東亞中日兩國的勢力平衡。
在美妙的音樂聲中,在賓主言歡之際,一陣猛烈的、突如其來的顫抖從地底深處傳來,在搖晃的大地、叮噹作響的碗筷與目瞪口呆的來賓間,年青的裕仁不顧禮節,踉踉蹌蹌地跑向殿外的花園。他看到了一幅山崩地陷般的圖景。
無數曾在轟炸中逃過一劫的高大建築頃刻間土崩瓦解。東京一下子顯得低矮、空曠了,只有嘈雜的人群、鼎沸的聲息和漸漸沖天的火光,連線著孤島一般的赤坂離宮與遭逢滅頂之災的日本。此時在餘震不斷的離宮大院裡,剛剛重戰敗的創傷中走出來的裕仁表情變得木訥起來,他呆呆的望著眼前的一切,心中冒出一個不祥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