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城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萬萬沒想到的是。按照校長辦公室給自己的名單,自己最優秀的學生。竟然被這樣調走了。
“益木。你要知道炮兵軍官不同於步兵軍官,我們不能拿西北軍校的聲譽玩玩笑,炮兵軍官我們只能派出最優秀的軍官生。才能擔此重任。即便是守備團。也是西北民團,我們不能讓炮兵打出的炮彈,落在自己地頭上!”
對於眼前地自己地這位既是老鄉又是同期校友的老友地憤怒。蔣方震當然可以理解。但是從炮兵科抽出最優秀的學生提前畢業。卻是蔣方震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作出地決定。
在西北民團之中火炮地重要性遠超過外界地想象。實際上西北民團的步兵戰術之中。有大半都是建立在以火炮為核心前提。用自己的那位老同學地話說,西北軍的戰鬥力地強大地根源是炮兵。同樣最大的弱點也是炮兵。
正因為炮兵的地位西北民團的中地重要性,以及西北地步兵戰術對於火力的高度依賴。才使得蔣方震並沒像抽調步兵科、輜重科、騎兵科、機動科那般投選少部分有發展前途的優等生配以大量因專業素質過硬被推薦至軍校的軍官生,用這種高底搭配地方式,來搭建三個特別區十一個地方守備步兵團地中基層軍官團隊。
而一次從軍校之中抽調接近三分之一兩千餘名軍官生,仍無疑等在蔣百里地心裡狠狠地挖了一刀。正因為如此。蔣方震才會理解炮兵科主任柯森的怒火。雖然和柯森並不是同科同學。但是在日本留學時。雖然柯森所學為炮兵科。但是因為兩人是浙江老鄉地原因。到也經常在一起聚會,因此比較熟悉,柯森如果不是憤怒至極點。相信也不會像現在這般失態。
“益木。二千三名學生。等於抽去了軍校三分之一地血液。我比任何人都更要痛心,但是現在我們只能如此!等下個月。就會有一批中學生補充到軍校。到時我一定把最優秀地人才都分到炮兵科去,行嗎?”
看著柯森。蔣方震只是希望自己的話可以開導一下眼前有些激動的他。同時作出一些承諾。
“這西北是要打仗嗎?現在有了四個旅了。為什麼還要擴軍!”
知道事無挽回地餘地後的柯森看著眼前的青銅雕像自語到,此時的柯森甚至於感覺有些造化弄人的感覺,自己因為不想打內戰,所以脫掉了軍裝,但是現在自己所教育地、寄以厚望的學生,卻是為了給這個戰爭遊戲輸入新鮮地血液,以使這場戰爭變地更加的職業化。
“我們期待和平,但是為了和平。我們卻不得不拿起武器!我們尊重生命,但是為了保衛生命,卻不得不奪去一些人地生命。”
此時地柯森開始知道為什麼司馬會說出這樣的話,有時候世事總是這般地弄人,總是逼著你走你並不願意走地道路。
“……事實再一次證明了無論武器如何優秀,都不能保證會戰地成功;數量上與裝備上的優勢都無法彌補戰術上的錯誤。雖然俄軍在整個戰區裡面甚至每場戰鬥中都可以集中較多的火炮。但是在每個決勝點上。日軍優異的指揮都能夠及時集中較多的火炮……在沒有有無線電連絡工具地年代。日本軍官心中積極主動去完成共同目標地精神。才是讓大炮兵連能夠真正運作地原因。”
衛爾.蘭克斯在向自己的學生們講述著日俄戰爭。雙方地炮兵運用情況,同時適時的對其進行一些點評,以期望自己地學生們可以從中受益。
多年前作為一名德軍炮兵見習少尉的衛爾.蘭克斯,曾作為觀察員全程參於了日俄戰爭。對於日本地炮兵運用可謂是非常瞭解,因此在青島戰役時,衛爾.蘭克斯的見意給日軍造成了較大地損失。正因為如此。衛爾在久留米收留所裡的時候。可沒少被日本看守折磨。
當初被日本看守下了藥裝進裹屍袋中地衛爾,最初還以為日本人想借故殺了自己。當得知白己被救恢復自由,再也不用忍受那如同地獄一般地東方式地懲罰之後。激動的難以自抑地衛爾.蘭克斯,當時只差沒有親吻那些中國人地腳面了。對於為中國人工作到中國地軍校裡出任教官。衛爾連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你們必須要勞記一點原則,炮兵與步兵的關係不是從屬而是合作。炮兵不但有較大的自由空間。也被要求要主動去尋找、掌握戰機。”
看著眼前地這些學生,衛爾用自己並不流利地中國話說到,在中國服役了十年地衛爾,一口地山東話。雖說並不算得上流利。但是相比於自己地不少從戰俘營裡被中國人救出地同事而言。衛爾自認自己最大地優點,就是在上課地時候不需翻譯。就可以直接和中國人勾通。
正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