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城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些婦女的口中知道了太多關於西北公司的故事,正如報紙上報道的那樣,西北公司是一家對員工實行高福利待遇的公司,其對員工的待遇普遍高於國內現在任何一家企業,不過在邵振青看來這應該和西北公司從事的利潤較高的機械製造有關。
作為《申報》駐京地特派員,一直以來邵振青都是在揭露北方政府以及北方軍的醜聞做時評。雖說對西北公司已是慕名已久,可怎麼奈因為經費問題,所以未能成行,只能從外界報紙得知西北公司以及西北工業區的情況。
直到數天前,邵振青接受了一位友人的贊助,所以此次西北公司之行才得已成行,邵振青希望自己能夠對現在國內風頭正勁的西北公司、西北工業區進行最詳細的報道。順便了解一下。這個被在日本報界被稱為“阻礙日本復興之手”的西北公司到底是什麼樣地集團。
“這次來這,一定要弄清楚現在大家口中地中國的東印度公司到底是什麼樣子!希望這次自己沒有白來一趟。”
看著車站外熙熙攘攘的路人,邵振青嘴角稍帶一些笑意的底聲自語到,如果說數天之前,在邵振青看來西北公司更多的時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企業而已。
雖說這個企業已經成為了中國實業進步,甚至達到或者世界先進水平的象徵,也被一些人稱為中國的奇蹟以及實業希望所在。
但是因為那篇在全國影響力最大地多家報紙同時登出的文章之後,邵振青對文章中描述那個以軍法管理著工業區。以軍法管理員工以及其家屬的西北公司的興趣更濃。
雖說邵振青本人信奉自由主義,對強權主義可謂是反感至極,但是同樣對這個被支持者稱為斯巴達化之西北的西北公司倍增。
邵振青並沒有直接加入對這個“中國的東印度公司”的抨擊的陣營,至少在邵振青看來,在自己沒有親眼看到並且調查過,這個月前地“中國奇蹟”,現在的“中國東印度公司”之前,邵振青覺得自己不應該盲目的相信那篇文章中所說的一切。
雖說對於公司組建民團。邵振青持著反對意見,可是現在各地商會都有自己的商團武裝,地方上也有民團,所以在已經通例地情況下,那麼西北公司以察哈爾民團總團的名義。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到也無可厚豐。
只不過,就像文中說的那樣,一個萬人的民團,一個月竟然需要四十六萬元地軍費。這個開支未免也太過龐大了。所以邵振青覺得也許這背後也許隱藏著什麼,至於什麼。邵振青現在還不知道。
“這是?無軌電車?”
當走出西北火車站之後,一出站臺邵振青就看到停在火車站外地一輛汽車,看到那輛汽車車頂上拖著的,兩根數米長地“大辮子”,去年從日本歸國前,曾經看到日本以及上海的英租界內坐過無軌電車的邵飄萍,一眼認出了眼前的這輛汽車。
西北電車公司,是公司為了解決目前而臨的目益嚴重的職工交通問題,而特意成立的一家公共交通公司。
在工業區引入電車,是司馬在看到西北實業報上一個建議文章後決定的,在那篇文章裡提到,現在公司的大多數職工居住的小區距離工作地較遠,上下班至少需要步行半小時以上,甚至有一些職工步行更長時間。
因為提意工業區應該建立一個公共交通系統,並提意公司應該仿校口內大城市,建立工業區內的電車交通網,以改善工業區內目前存在交通問題,在文中還指出公司應該在實業路、2號、號以及1號、3號、5號公路,建立至少六條電車線路。
之所以如此分佈,就是因為整個工業區95%的工廠、生活區,都分部在距離這六條公路周圍1。5公里之內,如此分佈職工上下班步行都不會超過15分鐘,既可以節省員工的精力,又可以給工業區創利。
看到報紙上的這篇報道之後,司馬才想起來除了汽車,還有電車這東西,在這個時代冒然引入後世的公共汽車顯然不合適,可是進口幾十臺電車先解決一時之急,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再則公司早在年前就已經開始製造電動機、電線,就是以後自己製造應該問題也不大。
於是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會在一邊向優秀職工提供底價腳踏車的同時,一邊著手建立起西北工業區的公交體系。就是用無軌電車構成地公交網。
之所以選擇無軌電車,就是因為跟有軌電車相比,無軌電車因為可以繞過道路上的障礙物而彈性較高,而且它只需電線,而無需投資鋪設軌道,投資相對較少。
於是司馬便決定從國外進口了十臺603型有軌電車,用於建立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