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城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國人竟然和侵略者合作。
負責此次行動的原暗探局的主管為了順利的完成這個任務,特意弄到了“肥前號”和“石見號”戰列艦地圖紙,這兩艘俄羅斯製造地戰列艦曾經屬於俄羅斯海軍。只不過在俄日戰爭時被俘,弄到他們的圖紙並不困難,只在炸斷他們地龍骨,這兩艘戰列艦就失去了修復了價值,到時或許來淹死上千名日本水兵。
“咔!”伴著一道閃光燈的白色光線,十二名渾身塗滿厚厚的油脂突擊隊員照了一張合影,行動成功之後,隨後他們便在臉上塗上了油脂。隨後他們便推著冰面上的水下推進器朝海邊推去,130公斤重的磁性炸彈就安裝在水下推進器上。這麼重的炸彈只能用這種方式運輸。
當他們把炸彈和水下推進器推入海水的時候。旁邊的隊員則藉著傍晚的光線,用相機不停的拍著他們的照片。未來這些記錄著整個行動的照片將會被送到海參崴和哈爾濱等地的報館,到那時全世界都會知道他們的抵抗,知道自由俄羅斯地下抵抗組織的存在。
伴著“譁、譁”的冰水聲,十二名地下抵抗組織派出的突擊隊員推著四具水下推進器進入冰冷的海水中,然後向兩、三公里外的目標區游去。
“嗡……嗡……”
水下推進器發出輕微的馬達聲,潛水員們則不時輪流的用推進器附帶的氧氣瓶換氣。這種水下推進器的速度並不快,每小時的速度不足兩海里,這是他的最大速度。這種水下推進器是特種水利研究所的產品,原本用於裝備海軍特種部隊,配套還有150公斤重的磁性炸彈。
為了保障這次行動的成功,調查部特意定購了四具沒有標識的經過改進的水下推進器,相比海軍裝備的推進器,調查部定購地水下推進簡陋而粗重,電動機和電池是美國產的,簡陋的製造工藝一眼就能看出是小作坊拼裝的。甚至於連炸彈都是使用的俄羅斯海軍的舊式小型錨雷去改造而成,之所以這麼做地原因就是為了隱蔽他們身後的影子。
甚至於就連這些抵抗組織的突擊隊員還以為招募他們的是家人同樣被日本人殺死的前俄羅斯暗探局的官員,是為了反抗殘酷的日本入侵者。根本不會想到實際上招募他們並訓練他們的是中國人,是西北調查部。
天際的晚霞映出一道赤紅色地綵帶的天色微暗,海面上晨風拂拂,微波盪漾。在暮色和海水的掩護下。抵抗組織地滲透小組的潛入非常順利,金角灣內並不存在反潛網之類的裝置,更何況即便是有那也是在港外,而不是港灣內。更何況“肥前號”和“石見號”兩艘戰列艦並不是停在港口,而是泊於港灣內的泊位上,把港口碼頭讓給了往來的商船。
突擊隊員們不時的浮出水面,搜尋著前方水域以確定兩艘戰列艦的位置,然後調整方向朝著敵艦的方向潛行,滲透小組接近了兩艘停在泊位上的戰列艦後。立即按照先前地計劃兵分兩路,每兩個推進器一組,分別撲向了各自己的目標。儘管水下一團漆黑。但是他們仍然能夠在不斷的修整中準確的找到自己的目標。
無論是“肥前號”或是“石見號”戰列艦都是擁有十餘年艦齡的老艦,再加上在海參崴這裡並沒有進塢保養、維護,以至於他們的底部長滿海藻、貝殼和藤壺,以至於突擊隊員們足足爬了半個小時,才找到比較理想的位置用於安放推進器上的用小型錨雷改裝地磁性固定附著炸彈,為了儘可能的炸彈的增加裝藥量,炸彈的雷殼甚至於被換成了一層薄鐵皮。固定在船底的兩枚炸彈和其中的90多公斤炸藥足夠把兩艘戰列艦炸上天!
固定好炸彈並設定好定時引信之後,隊員們立即抓住已經啟動的水下推進器的抓柄,在推進器上羅盤的指引下快速朝著撤離地方向駛去。在那裡有撤退地卡車等待著他們,不過到達那裡需要半個小時,和炸彈上的定時引信設定地時間相同。
冷峰靜靜的站在原俄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現在的西北邊防軍駐海參崴司令部的辦公大樓的一間閣樓內,遠遠的看著港灣內的那兩艘在霞光中映成金色的日軍戰列艦,看著戰艦上懸掛的旭日旗,冷峰面色雖然非常平靜,但是內心卻顯得有些緊張,這是自己組建的這個自由俄羅斯抵抗組織的第一次行動,調查部擾敵計劃的成敗全部在此一舉。
日本浦鹽派遣軍的司令部位於碼頭原符拉迪沃斯託克俄羅斯海關大樓。身著藏藍色海軍大衣的阪本則俊開完全後便離開了派遣軍司令部,立即朝碼頭處走去然後乘交通艇上艦,以將命令傳達下去,派遣軍中的海軍軍官不屑於那些陸軍軍官一同在海關大樓辦公,所以都是艦上辦公。
“該死的暴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