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城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方政府的中國海軍在這一方面尚屬空白,但是中國的一批有識之士不斷地呼籲從速建立現代化的中國航空及潛艇部隊。認為中國儘快掌握先進飛潛技術兵器。可在國防建設地時間、費用和收效上取得先機,這是加強國防力量的一條有效途徑。當時北方政府的軍政當局也認識到發展飛機等新興軍事裝備的重要性,特別是海軍總長劉冠雄發揮了積極作用。
而北方政府總統元世凱從政權穩定的角度考慮,同樣非常重視擴充軍力,加之國內要求發展飛機及潛艇的輿論和呼聲高漲,袁世凱下令海軍總長劉冠雄負責統籌安排。在接受命令後,劉冠雄決定首先培養技術人才,於是便責令下屬著手準備派員到國外學習航空和潛艇技術,並籌劃將購置飛機等作為海軍發展的後續步驟。
因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在歐洲大陸激烈地進行。歐洲已不再是留學生讀書學習的理想之地。而美國大陸不僅沒有戰爭,而且美國也是當時世界上航空和潛艇技術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國家。
再加在這一時期,美國政府與北方政府地關係也較為密切,美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其自身的國家利益。為了與日本等其他列強爭奪在華利益,美國答應為中國學生赴美留學提供優惠條件。()因此,中國開始考慮調派海軍留學生到美國學習,這樣既可使中華學子避開世界大戰的戰火,又能更好地學習國家所急需的知識和技術。
這一次留學生派出國家明確為美國。主攻專業是飛機和潛艇製造技術。其次是艦船建造技術。為了解決他們的經費。於是海軍部將戰前在義大利定購的一條軍艦變賣,獲得地全部資金用作留學專項經費。這才解決了留學經費地燃眉之急。尤其可見其重視程度。
共和四年春,十二名經過海軍部海軍部又從海軍各艦隊和機關中挑選了名的留學生在北京彙集後,劉冠雄親自帶領他們,晉見了當時地元世凱總統。隨後,他又帶著學生們前往中南海瀛臺晉見副總統黎元洪。海軍出身的黎元洪還設宴款待了他們,並致辭勉勵。
而巴玉藻、王助、王孝豐、曾貽經等十一人則是奉令從英國調赴美國學習航空,巴玉藻、王助和王孝豐研讀飛機制造技術。而曾貽經則直接進入寇蒂斯公司及其飛機制造廠專攻航空發動機技術。
在美國的時候大家牢記魏翰翁的諄諄教誨,抱著富國強兵、御辱自強的堅定信念,發奮學習,即便是後來隨著國內政局日亂,學習、生活經費基本斷絕的情況下,大家仍然半工半讀堅持學習,直到後來得到旅美華人互助會資助後,一切才重新回到正軌。
“禹朋、蘊華,我們終於到西北了!”
提著簡單的行李的王孝豐看著眼前的這個規模很小的孔家莊火車站,於是便有些感慨的說道,自從接受華人互助會的資助以來,王孝豐便或多或少的關注著西北,直到現在終於來到了這個在美國,被美國報紙初時稱為“奇蹟之城”,中間又被稱為“中國魯爾區”,現在又被稱為“中國普魯士”的西北。
“你們快看。天上的機隊!這些飛機應該是朝庫倫飛行!這些飛機應該是剛出廠準備上前線地飛機!你們聽他的發動機聲,非常強勁。非常有力!我敢保證,這些飛機上地發動機功率絕對超過三百馬力!”
就在這時空中傳來一陣飛機的轟鳴聲,十數架大型雙發轟炸機和幾十架戰鬥機的組成的大型機隊從火車站上空飛過,曾貽經指著空中的飛機喊到,作為寇蒂斯公司地發動機設計工程師。曾貽經聽著空中的飛機的轟鳴聲就非常自信地說道。
此時的站臺上剛剛下車的人們,都自發的朝空中揮著手,現的全中國誰不知道邊防空軍的大名。兩個月以來,邊防空軍因為對俄國人的轟炸而名揚海內,這些朝北飛去的機群,顯然是奔赴前線地機群,人們自發的向這些衛國的戰鷹們揮手,祝福著他們。
“沒想到不過短短兩年,現在的咱們中國竟然有如此龐大的空軍!現在正值我國空軍大發展之際,正是我等發揚所學之時。造出全世界最好的飛機。為打敗俄羅斯盡咱們的一份力。”
望著空中已經遠去但是仍然可以聽到機群飛行時的轟鳴作響聲,巴玉藻有些感嘆的說道,兩年前離開英國赴美學習航空時,全中國除了南苑航校地和南方的十幾架從外國進口的飛機,再也沒有任何飛機,而現在不過是兩年,一切都改變了。
之所以放棄在美國寇蒂斯公司飛機廠設計工程師和通用飛機廠的總工程師的職位回國,巴玉藻所為正是為了實現當初的抱負,更何況現在國戰之時。能夠在這場國戰中盡一份力,就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