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障他們勞動可以致富;百姓害怕墜入絕境,國家要使他們得到安全和社會保障。
“以予人財者,不如無奪其時;以予人食者,不如無奪其事,此所謂無內外之患。”
《管子。侈糜》
註譯:給人財物,不如不耽誤他的農時,給人糧食,不如不使他失業,這樣才能防止內憂外患。
“國富而鄙貧,莫盡如市。市也者,勸也。” 《管子。侈糜》
註譯:城市富而農村貧窮,沒有比興辦市場更能促進城鄉繁榮,興辦市場,就是鼓勵就業。
“利出一孔者,其國無敵。出二孔者,其兵必詘。……出四孔者,其國必亡。”
《管子。國蓄》
註譯:調節經濟利益要由國家來主導,國家便富強無敵,如果國家經濟利益被各種力量各種和渠道所控制、攫取,那麼,軍無士氣,國家就會走向衰敗滅亡。
“興時化若何,莫善於侈糜。飲食、侈樂也,民所願也,富者靡之,貧者為之,百振而食。” 《管子。侈糜》
註譯:如何適應經濟發展變化?可行的辦法是適當的高消費(侈糜)。吃美食和娛樂,是人的本能願望,富者多消費,貧者就有活幹,百業可以振興,窮人就有飯吃。
“賜鰥寡,振孤獨,貸無種,與無賦,所以勸弱民”。 《管子禁藏》
註譯:賑濟鰥寡孤獨之人,借貸給沒錢買種子的人,幫助無力交稅的人,這些,都是鼓勵貧弱百姓興業的辦法,
“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憂患。是故止怒莫若詩,去憂莫若樂,節樂莫若禮,守禮莫若敬。” 《管子。內業》
註譯:人生性需要性情平和,性情失衡,是因為喜怒憂患的原因。所以,可以用詩歌來打消惱怒,可以用音樂來消除憂鬱,可以用禮節來控制縱樂,讓他人遵守禮儀最好是用相互尊敬的禮貌來影響他。
“夫凡人之情,見利莫能勿就,見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賈,倍道兼行,夜以續日,千里而不遠者,利在前也。漁人之入海,海深萬仞,故利之所在,……故善者勢利之在,而民自美安,不推而往,不引而來,不煩不擾,而民自富。如鳥之覆卵,無形無聲,而唯見其成。” 《管子。禁藏》
註譯:凡人之常情,沒有不想見利而往,見害就躲避的。商人做買賣不遠千里,漁人下海不懼海深,是因為利之所在,所以,善治國者,以利益引導,人民就自然願意接受;不推動也會前進,不須煩民擾民,而民自富。這就象鳥兒孵卵一樣,不見其形也不聞其聲,小鳥就破巢而出了。
“百蓋無築,千聚無社,謂之陋。” 《管子。侈糜》
譯註:有百間房舍,卻無建築一座高樓,有千戶集居,卻沒有社廟建築,這叫做簡陋。(意思是,提倡適當的消費)。
“民力竭,則令不行。下怨上,令不行。故取於民有度,用之有止,國雖小必安。取於民無度,用之不止,國雖大必危。” 《管子。權修》
譯註:民力被攫取枯竭,政令也執行不下去,下怨上,令不行。因此,取用民力要有度,要有截止,如此,國雖小必安。取民無度,沒有休止,國家雖大也必有危機。
3 論法制
“法制度量,王者典器也。” 《管子。侈糜》
註譯:法律和度量情節輕重的法規,是王者治國的重要工具。
“法者天下之儀也,所以,決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懸命也。” 《管子&;#8226;禁藏》
註譯:法是關係國家安危的衡器,是判斷是非的標準,是決定百姓命運的大事。
“百官服侍者離法而治,則不祥。” 《管子。任法》
註譯:官員離開法律而施政,是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