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度。木星像一堵遮蔽一切的暗壁;使程心又有了站在世界盡頭的巨牆前的感覺。
在隨後的三天時間裡;曹彬帶著程心又遊覽了四座太空城。
他們首先去的是距亞洲一號最近的北美一號;那是一座純球體形狀的太空城。這種設計的最大優勢在於;只需在球心有一個人造太陽即可使所有地區得到相同的光照。但球體構型的缺陷也很明顯;主要是不同緯度地區的重力差異較大;赤道地區重力最大;隨著緯度升高重力減小;兩極地區處於失重狀態。這樣;在不同地區居住的人必須適應不同重力下的生活。
與亞洲一號不同;小型太空飛行器可以直接從北極的入口進人太空城。太空艇進入後;程心發現整個世界都在圍繞著自己旋轉。太空艇必須自轉以與城市的旋轉同步。然後才能降落。
程心和曹彬乘坐高速軌道列車前往低緯度地區;速度比亞洲一號中的公路車要快許多。程心發現這裡的城市建築更密集。也更高;顯示出宏偉的大都市氣派。特別是在高緯度的低重力地區;建築的高度只受球體空間的限制;在靠近兩極的地區都出現了高達十千米的大廈;是球體半徑的一半;其頂端距人造太陽也只有幾十千米;像從地面伸向太陽的幾根細長的尖刺。
北美一號建成較早球半徑二十多千米;是人口最多的太空城;有兩千萬人居住於其中;是木星城市群落中繁華的商業中心。
在這座太空城中。程心看到了一個亞洲一號所沒有的壯麗景觀:赤道環海。其實;大多數太空城中都有寬度不等的環海;亞洲一號在這方面倒是一個特例。在球形或橢球形城市構型中。在重力方向上赤道是最低處;城市的水體自然集中於此。形成一個環繞城市中部的水環;成為城市的一條波光粼粼的腰帶。站在海邊。可以看到環海自兩側升起;從太陽後面橫跨“天空”。程心和曹彬乘快艇在環海航行一週;航程六十多千米。海水來自木衛二;清澈冷冽;粼粼的波光投映到兩岸的摩天樓群上。環海向木星的一側堤壩較高。是為了防止位置維持時產生的加速使海水溢位;儘管這樣;城市在進行非常規推進時還是可能導致小規模水災。
曹彬帶程心去的第三座太空城是歐洲四號。這座城市的構型是最典型的橢球形;它的特點是沒有公用的人造太陽;每個社群都有自己的微型聚變太陽;這些小太陽在兩三百米的高度照亮部分地面。這樣做的好處是失重軸線可以充分利用;在歐洲四號的長軸線上建設了所有太空城中最高或最長的建築物;它長四十千米;連線橢球體的南北極。本身就形成了一根長軸。由於內部處於失重狀態;主要用作太空港和商業娛樂區。
歐洲四號是人口最少的太空城;僅四百五十萬人;是掩體世界中最富裕的地方。程心驚奇地看到一大片在小太陽照耀下的精緻別墅;每幢別墅都帶有游泳池;有的甚至還有寬闊的草坪。寧靜的環海點綴著片片白帆;岸邊有悠閒的垂釣者。她看到一艘遊艇緩緩駛過;其豪華程度較之過去的地球也毫不遜色;艇上正在舉行有小樂隊伴奏的酒會。。。。。。她很驚奇這樣的生活居然能夠搬到距地球八億千米的木星陰影中來。
太平洋一號可以說是歐洲四號的反面。這是掩體工程最早建成的太空城;與北美一號一樣是標準球體構型。它最大的特點是不屬於木星背面的城市群落。而是繞木星執行。是一顆木星的衛星。
在掩體工程的早期歲月;太平洋一號被用作上百萬工程人員的居住區;隨著工程的進展;又被用作施工材料的大型儲存庫。後來發現這座早期的實驗性太空城有許多設計上的缺陷;最終被廢棄了。向掩體世界的大移民結束後;太平洋一號中又開始有人居住;後來也形成了一座城市;有市政府和警察機構;但只負責維持最基本的公共設施的運轉;對於城市社會基本上放任自流。太平洋一號是唯一座不需要居留權就可自由入住的城市;城中主要是失業者和流浪者;以及眾多因各種原因失去社會保險的窮人。還有潦倒的藝術家;後來甚至成了一些極端政治組織的據點。
太平洋一號沒有城市推進器;內部也沒有人造太陽;最重要的一點是它不自轉。城市處於完全失重狀態。
程心進入城裡後;看到的是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彷彿一座破舊但繁華的老城市;突然失去了地心引力;一切都飄浮在空中。太平洋一號是一座永夜之城;每座建築都用核電池維持照明和生活;於是有了漫天的燈火。城市中的建築大多是簡易棚屋;用廢棄的建築材料做成;由於沒有上下之分;一般都做成六面全有窗(也是門)的立方體;或者做成球形。後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