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圖裡中間那疙瘩地兒,像現在的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全部沒有歸於中原,被稱為‘蠻荒之地’不予考慮。當初楚國的疆界很大,但是臨海最靠南面的就是江蘇,所以只能在江蘇造船。出海以後沿著大陸架南下,如此才能抵達——這和攸侯喜的路線一致。其實最要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虞子期在得到范增的建議之後,很快回到江蘇秘密建造船隊。不多久就到了楚漢正面衝突的那一天,他在被項羽派回之後,很快開始集結軍隊,準備從大軍中把項羽和妹妹虞姬搶回。可就在這時候,並不願參與到楚漢爭霸中的甘羅,開始行動了。
甘羅手無實權,但背地裡的本事卻不小,虞子期募集軍隊的時候,他背後在低階將領中散佈楚王已死,劉邦百萬大軍襲來的訊息,很快讓本來就惶惶然的軍心潰散,十來天時間所招計程車卒竟然只得百餘,根本無法實施虞子期的計劃。
虞子期並不知情,無奈之下只得和甘羅商議對策,於是他就建議派兵駐守江東,等待戰事訊息,並且說楚霸王天生神勇,一定能帶著虞姬衝破防線出來的,我們只需要靜待他的歸來就好了,只要到時候楚霸王能夠回來,那麼軍心民心歸攏,很快就能招募大軍殺回去了。
甘羅這話其實也沒說錯,項羽當初確實是殺到了烏江邊上,若不是自己不願意回來,那倒是真能重新回到江東募兵,再開戰事,到那時候究竟是天下一統成就大漢疆土,或者是繼續這七國之列,還真是沒人能夠說清——可是這項羽太過自負,咔嚓一刀把自己腦袋給砍了,結果就沒了後話。
項羽死亡的訊息傳來,虞子期幾欲自刎,可是甘羅把他給攔了下來,說這是楚霸王自己的意思,用他的血肉來換取了江東百姓暫時的喘息機會,我們不能辜負,趕緊帶著楚霸王的遺孤離開中土,按照亞父的指示建立國家才是正事。
歷史記載中,項羽並沒有兒子,但是在但是根據《項氏宗譜》的記載,項羽有一個兒子,根據族譜的記載,其子名曰項隆,在楚漢爭霸失敗後避禍於‘禹穴之山陰’,也就是現在浙江省紹興市的會稽山麓背面,定居了下來。
當年劉邦在得了天下之後,發現整個楚國百姓仍然心繫項羽,希望有一天他能夠光復楚國,當時大為震怒,立刻派兵前往浙江,試圖把項隆抓來殺掉,以絕後患。
不過劉邦派兵到了之後才發現,那隻不過是虞子期和甘羅故意佈下的**陣,根本就沒有這個人,真正的項隆早就跟著他們出海了,楚國百姓都知道這一切,所以才會一直不服劉邦統治,心念舊主。
劉邦當時已得天下,手下最大的謀士張良隱居不出,根本找不到人商量對策,於是乎他只能和蕭何、呂后等人商議此事,卻一直找不出個真正有效的法子來…
要說劉邦確實是個流氓,在找不到辦法的情況下,乾脆就使了當初秦始皇‘焚書坑儒’的辦法,把關於項羽之子和虞子期的所有傳記銷燬,殺害了大批知道內情的人,並且宣佈那項羽後人出海之事只是謠言,以定民心,接著又在楚國廣佈密探,但凡有說起此事的人一律砍頭,這才漸漸把事兒給蓋了下去。
端木豈大叔斷定,當年這虞子期、甘羅、項隆一行出海,應該是遇到了風浪沉沒,不然的話,他們一定會定期派人回來散佈訊息,而不可能聽之任之,所以他按照古航線設定了路線,一路勘察當年的記載,最終揣測船隊並沒有抵達臺灣,而是偏離了航線來到了呂宋東北、臺灣東南的某處,沉到了海底。
那地方雖然只是偶然沉沒,可是端木大叔考察得知,這地方歷史上沉船無數,被稱為‘海墳船冢’,是個極為兇險的去處,當時也說三山玉佩果然不是輕易能夠找到的,唏噓感慨了一番。
在這考古期間,端木豈大叔同時得到了關於第三塊玉佩的訊息,說第三塊玉佩在趙成抄家之後,被當時個軍官所得到,一直流落在民間,後唐代有藏家拿著去求教五臺道觀的道長被認了出來,所以後來就鑄造了個鼎收藏,此鼎被稱為郜天祈王鼎,輾轉後在清代落入了圓明園,八國聯軍時期被盜出了華夏,賣給了個叫做阿倫道爾的美國收藏家,那孫子登上加勒比之歌返程的時候失蹤,這船也成為了臭名昭著的幽靈船。
到此,三塊玉佩的下落都被端木大叔給找了出來,其一在自己手上,其二在臺灣和先菲律賓之間的海中,其三應該在幽靈船加勒比之歌上。
日記到這裡就差不多完了,最後的部分端木大叔寫到,他把這一切記載日記上,是因為自己即將動身去尋找玉佩,怕自己出事之後丈海族人找不到這些玉佩的下落,於是就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