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3/4頁)
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夫妻相處是最磨性子的事,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只不過稱了他人的心罷了,“還有一件事,這男人年齡大了娶妻,身邊準有一兩個跟著他時日久的通房,大妹妹也要早做打算。”
吳怡說的這些話,肖氏是不會跟沈晏說的,沈晏這些年曆練出來了,知道吳怡說得都是好話,也是靜靜的聽著,聽到通房那裡抬起了頭,“那要怎麼辦?”
“你不必怕,你怕她們,她們更怕你,要知道你比她們年輕,又佔著正室的名份,只是劉家情形亂,你要當心,飲食起居不要讓那些通房沾上一丁點的邊,他家是庶長子繼承家業,難保那些通房姨娘不會有樣學樣,暗地裡害了你,只需要讓她們在屋裡做活就是了,立規矩什麼的全免,也不妨小恩小惠區別對待,所謂一桃殺三士,姨娘鬥姨娘、通房鬥通房,總比她們擰成一股繩,鬥你這個正室強。”
沈晏和常嬤嬤原以為吳怡是個軟弱的,聽她這麼一細說,也都豁然開朗了起來。
吳怡走後,常嬤嬤拉著沈晏的手說體己話,“原本在家裡時,姑娘有太太寵著,奴婢有些話也不好說,如今二奶奶說的這些都是好話,想那二奶奶在沈家時,輕輕幾招就治得通房通通靠後,綠珠無聲無息的就沒了,她卻片葉不沾身,如今二爺只看得見二奶奶,見不著旁人,這就是二奶奶的本事,今日二奶奶說得話,姑娘要細細思量才是。”
沈晏出嫁之前,吳怡一直觀察著常嬤嬤,見她確實是為沈晏著想的,又讓夏荷提點警告了幾句,這才有些擔憂的看著沈晏上了花轎,劉家是什麼情形她最清楚,暗地裡早沒了京裡的那些規矩體面,全靠著外祖父和外祖母在支撐著,沈晏這一去啊,全靠她自己了,她這個做嫂子得說得再多,也無非是臨陣磨槍,沈晏要在傷痛中慢慢成長。
作者有話要說:
方玫玉的事我多說幾句:吳怡做為一個普通人,眼見一個孕婦馬上就要一屍兩命,搭一把手是正常的選擇,總不能看著她去死不說話,她是想給方玫玉一個生的機會,方玫玉沒有抓住機會,而是自己去賭,吳怡也就選擇了退步了,她是不會掉轉立場去支援方玫玉的,方玫玉就算是留了下來,結果也只能是在吳怡的保護下生下孩子,孩子被送進京,一輩子不知道生母是誰。
163、吃蝗蟲
忙完了沈晏的婚事,吳怡渾身發懶的躺在屋裡不願意出去,未生產之前就知道了家中喪事,除了已經辭官的父親,從叔父到兄長全部丁憂在家,再到忙著婆家小姑的出嫁,吳怡只覺得從骨頭縫裡透出那麼一股子痠疼勁兒來,這種忙碌倒是有利於產生恢復身材,吳怡好不容易養圓的臉,又瘦了回去,肚子也幾乎看不出了。
這些事沉思齊雖也幫著張羅忙碌,但終究沒有在內掌握全域性的吳怡忙,他還是精神熠熠的,見吳怡這樣懶懶的沒精神,索性把初小的事先放下,他這樣的身份,從小學享受生活的時間,比讀四書五經還多,反正孟安縣城的初小已經慢慢鋪開,自有下面一群憂國憂民的秀才舉人在忙碌,他定好了章程只需巡視既可,暫時放下也就放下了。
他硬拉著不願意出門的吳怡上了馬車,只有周老實趕著車,吳怡帶了紅裳、翠喜,夏荷留在家裡照應,沉思齊也只帶上了半斤,他在官道上騎著馬在前面開著路,一車、一馬緩步出遊。
此時已經是六月,莊稼早已經長得老高,最近幾日都是晴天,官道上塵土飛揚的,倒是比雨天要強百倍,路兩旁的農人低頭勞作,幾乎沒有人把這一行人當成一回事,沉思齊在外面騎了一會兒馬,又下了馬進了馬車,“還是車裡涼快,外面太陽大得很。”他接了吳怡遞過來的涼水投過的帕子擦著臉。
“外面灰也大。”吳怡不用看都知道,白色的帕子肯定是一道道的黑印子。
“今年雨水比往年少。”沉思齊說道,“幸好咱們家的地裡都打了深水井,無論是人畜飲用還是灌溉都儘夠了。”
“這是咱們家的地?”吳怡掀了馬車簾子,這才注意看已經長得快有一米高的青紗帳。
“那還能是誰家的。”沉思齊笑道,“這時節小園的青玉米上市了,我來帶你吃青玉米。”
“莊稼才一米高,青玉米就好了?”
“大田種得比小園要晚,農家小園的青玉米有些已經熟了,正是吃的時候,再晚幾日就老了,不好吃了。”沉思齊說道。
“這薔稼之事,你也懂?”
“默然跟我說的,他有個舊同窗就是咱們家的佃戶,真的是寒門出來的學子,難得的好孩子。”沉思齊說道,“只是家貧孩子多,他父親